望潮
台州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新闻客户端
10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高校文化育人”理论研讨会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筑牢立德树人根基: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创新”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全国2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在主旨报告环节,冯刚教授作了《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真理与道义的力量》的专题报告,指出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才能真正领悟其精髓要义,并将其贯彻到新时代的文化实践中去。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李辉教授在《“文化主体性”话语的学理性阐释》报告中,从哲学高度深入解析了文化主体性的内涵价值,文化主体性凸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主导性、强调了文化建设的价值主体性、明确了文化发展的自觉性,并强调文化主体性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本次研讨会设五个专题论坛,与会专家从多维度分享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题中,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林莉教授系统阐述了高校礼仪文化的育人价值及实践进路;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国峰分享了“以礼育人”的推进机制与创新实践;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坤林以越地文化为例,展示了地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的“绍兴实践”。
在青年发展与精神滋养专题中,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朱宏强探讨了青年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李亚美副教授分析了当代青年从文化张力到文化自觉的建构逻辑;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袁杰分析了中华文化日益丰富着自身的内涵,并持续塑造着中华民族的人格类型;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睿解析了新时代青年亚文化的群体特征及引导策略。
在队伍建设与机制创新专题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处副处长何照清系统剖析了新时代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浙江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邱洋海提出了高校文化育人增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福州阳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探讨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路径。
在技术赋能与风险应对专题中,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李晓静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深入分析了Z世代虚拟情感交往的生成逻辑与潜在风险;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金锋老师分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高职生主体自觉的育人实践。
在青年学业发展专题中,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陈科分析了学校联结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业成就的影响;浙江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金芳芳研究了新时代大学生与政策教育的特点与重点;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圣祯教授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学生认知方式中。
在本次研讨会中,与会代表通过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坚持“两个结合”是推动文化育人创新的根本路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高校特点的文化育人体系是当务之急,尊重青年学生文化主体性、激发其文化创造力是提升育人实效的关键。
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研讨深入,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体现了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理论自觉与使命担当,为全面推进文化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实践参考。
来源: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吕若薇
审核:杨滟北
监制:陈鹏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