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文化论坛“和合文化”专题沙龙在京举行
2025-09-26 20:13阅读

9月24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和合文化专题沙龙在天坛神乐署举办。本场沙龙紧扣“基于历史坐标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议题,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联合主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解读与国际对话搭建专业平台。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羚等致欢迎辞。来自埃及、澳大利亚、泰国、意大利、墨西哥等近10个国家的5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参加,共探和合文化的深厚内涵与全球价值。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表示,和合文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 “不走扩张老路”的文明宣言,更是破解“文明冲突论”的东方方案,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标识的当代价值愈发鲜明,未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将以挖掘和研究助力现代化表达、以翻译和阐释推动精准化传播、以对话传播拓展全球影响三方面继续激活和合文化价值,共同凝聚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力量。



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羚表示,台州是和合文化的重要践行地、传播地与标志地,历经千年传承,“和合”理念已深深融入城市发展血脉,从历史文脉的接续传承到当代社会的治理实践,从民生服务的持续改善到对外开放的合作探索,全方位彰显和合文化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价值,为台州城市发展注入了深厚且持久的文化动力。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表示,和合文化蕴含的 “和谐共生” 理念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全球文明倡议等四大倡议的思想基因;此次沙龙将和合文化的探讨从单一文化领域,拓展至政治治理、社会建设等多个维度,通过开放包容的交流姿态,全方位审视和合理念的当代价值,凸显出这场跨文明对话的时代意义与国际价值。



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书记、园长马文香表示,天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北京的城市名片,更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重要窗口,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此次和合文化专题沙龙在神乐署举办,让天坛 “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与 “和合共生” 的文化思想深度交融,为世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独特而鲜活的场景。


图片6.png


圆桌讨论环节,台州学院副院长李建军,中国问题专家、前埃及国家新闻总署国秘艾哈迈德·萨拉姆,澳大利亚威尔顿国际集团副总裁、汉学家魏华德,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书记、园长马文香,墨西哥泛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阿尔贝托•罗斯,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台州和合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杨供法,四川外国语大学译者范狄,拉脱维亚语多语种译员西蒙等中外专家学者代表围绕议题深入交流。


圆桌讨论嘉宾发言


李建军提出,和合文化兼具 “守本开新” 的当代价值与 “同求共济”的世界意义。

艾哈迈德・萨拉姆认为,中华文化具备长远规划、互利共赢、适应韧性的特质,能为应对全球挑战提供智慧。

魏华德指出,和合文化的核心是 “主动选择的平衡”,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代更凸显价值。

马文香表示,天坛 “天、地、人” 和谐统一的寓意,与和合文化 “和谐稳定、繁荣发展” 的核心追求高度契合。



阿尔贝托・罗斯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思想有诸多相通之处,此次沙龙为文明深度交流提供了良好契机。

威伦・披差翁帕迪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打破 “文化孤岛”,文明交流互鉴是世界发展的核心力量。

杨供法认为,东西方对和合文化虽有认知差异,但在普适价值层面存在诸多融通点。



范狄表示,和合文化的动态性、包容性与融合性,为跨文明交流提供了更大空间。

西蒙则提出,多语种译者应在和合文化传播中承担“文化摆渡人”角色,助力打破跨文化传播壁垒。

大家一致认为,和合文化是具有深厚内涵与全球价值的文化瑰宝,既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支撑,也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关键思想资源与实践路径。



编辑:姚怡婷

审核:杨懿

监制:孙晓明

总监制:林远锦


我说两句…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