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潮
台州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新闻客户端
今天(8月25日)上午
我市召开
台州市交通运输系统
综合交通提级扩容工作新闻发布会
望潮客户端为您全程直播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姜寒笑主持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邱泓量介绍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年活动部署,以交通强市建设为引领,全力推进综合交通提级扩容“五大攻坚行动”,在建设提速、要素拼抢、低空培育、物流降本、富民兴业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台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了坚实支撑。
建设提速行动:
重大项目投资跑出“加速度”
1.投资增速居全省前列。1—6月,全市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1.2亿元,同比增长18.5%;对GDP贡献显著的建安费同比增长29.5%,增速居全省第3。
2.重大项目全线突破。25个交通强省建设项目全部按计划推进。三门园里至小横渡段项目顺利开工;台金高速仙居西互通项目先行段开工建设;台州1号公路台州湾新区段建成通车;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三门联络线全线进入路面施工阶段;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工程贯通全省最长单向四车道隧道(贤居岭隧道);全省普通国省道建设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临海召开。

要素拼抢行动:
前期推进实现“新突破”
1.规划审批多向发力。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推进项目纳规与报批工作。目前,甬莞高速台州机场支线、637国道黄岩院桥至北洋段等多个项目已进入前期审批关键节点。加快推进大麦屿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纳入上级综合交通及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为后续建设争取政策支持。
2.资金拼抢多管齐下。围绕“两重”政策,累计争取国债资金20.22亿元;谋划5个国道项目,力争申报国债51亿元;聚焦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累计上报甬金衢上高速公路等20个项目,总投资达542亿元;在中央预算内资金、片区开发等融资领域成功争取资金约80亿元,有力保障市域铁路S2线等30余个项目建设。

S2线施工现场
3.土地报批多方衔接。围绕“四地攻坚”,协同国土部门合力破解土地报批难题。目前,台金高速仙居西互通等多个重点项目用地审批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他重点项目报批工作也已进入省级审查的关键冲刺阶段。
低空培育行动:
创新发展格局澎湃“新动能”
1.产业能级整体跃升。台州湾空天产业未来产业先导区成功认定为省级先导区;全省首个省级低空产业基金在新区正式注册成立。上半年,招引落地航天驭星等7个重大低空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
2.场景应用全面铺开。椒江区(台州湾新区)入选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成为全省唯一的陆岛联动低空先飞区试点;仙居等地以“云端速递”方式开启杨梅锁鲜之旅;临海发布全省首个“掌上”云游应用场景。
3.保障体系加速构建。《台州市低空起降设施布局及空域航路航线规划》通过中期评审;台州低空综合智能服务基地通过工可评审并完成立项;建成“飞安行”低空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及低空政务服务平台,市级低空运行与监管服务平台已完成可研内部审查。
物流降本行动:
枢纽能级提升打开“新格局”
1.国家级枢纽落地。成功创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全省唯一地市);台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完成土地挂牌。
2.多式联运突破。开通台州至越南河内公路运输线路,成为全省第五个拥有国际公路运输通道城市;头门港落地全省首个铁矿粉“公海铁”多式联运项目;顺利完成光伏产品集装箱海铁联运首单业务。今年上半年金台铁路到发货物44.21万吨,同比增长73.3%,创历史新高。
3.港口建设提速。大麦屿港务二期通过“三合一”评审;头门港区三期陆域工程提前开工。

大麦屿港
富民兴业行动:
民生服务品质迈上“新台阶”
1.“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新改建农村公路54公里,养护582公里。交旅融合成效显著,温岭滨海公路入选全国首批旅游公路;“台州极简农村路建设与实践研究”入选全国交旅融合发展创新性研究成果名单;临海“溪”望公路入选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3条公路入选全国美丽公路项目;3个项目创成省级“美丽农村路”优秀案例。
2.运输服务持续优化。推进城乡公交客运组团式发展试点,建成7个公交微枢纽、开通38条“准点公交”,加快客货邮融合发展,建成农村客货邮融合线路10条、物流服务点99个,进一步打通边远农村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
3.安全治理能力有效提升。普通国省道路况优良率全省第1,农村公路优良率全省第2;隧道群智慧养护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交通健康指数排名全国第3、全省第2。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以“五大攻坚行动”为抓手,确保全年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43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确保温玉铁路建成并具备验收条件,实现台州“铁路网全覆盖”。力争建成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三门联络线、351国道仙居段等7个项目,开工甬莞高速机场支线等7个公路项目,打造民企参与收费公路建设的全国样板。加速推进市域铁路S2线、甬台温高速改扩建等21个续建项目。

纵深推进台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五五”规划,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上级规划盘子或相关行动支持。继续以“两重”超长期特别国债为主跑道,以特许经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为次跑道,做实常台高速公路南延、228国道椒江海门至路桥金清段提质改造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加快破解土地要素制约,推动351国道临海上岛公路二期等项目纳入省“千项万亿”计划,推进章安至前所公路等项目完成用地报批,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完善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发布低空起降设施、空域及航路航线专项规划;全市至少新增无人机公共起降场3个、直升机起降点2个、无人机起降点60个。加快实施重大低空项目。开工建设台州低空综合智能服务基地、建成浙江警用无人机项目(一期),推动低空安全与适航审定研究院落地,组建台州低空经济研究院。全域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推进低空配送在海岛、山区等交通薄弱区域跨域配送服务试点应用,打造“文旅1号天路”精品航线,塑造“天空视角”旅游新IP。

开工大麦屿港务二期等3个码头项目,新增国际航线2条,港口吞吐量增长15%。铁路货运量突破120万吨,海铁联运完成1.5万标箱。力争航空货邮吞吐量达1.3万吨。
新改建农村公路75公里、养护工程640公里,打造“1+3”交旅融合共富路发展格局。更新新能源公交150辆,治理拥堵点30个,动态治理干线公路“桥头跳”问题。强化安全监管,确保亡人事故“双下降”。

答记者问
记者:我市交通物流降本增效重点任务是什么?主要围绕哪几个方面推进?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陈才彪回答
我市交通物流降本增效的重点任务是充分发挥台州公铁水空资源优势,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多式联运发展。主要围绕“枢纽+通道+网络”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加速牵引性枢纽建设。强化海港牵引作用,开工建设头门港区三期陆域先行工程、大麦屿港务二期等8个项目,加快续建台州湾陆岛联动码头工程等5个项目,力争港口项目年度投资额突破20亿,同比增长36%;全面提升台州南智慧陆港新区等铁路枢纽能级,全市铁路货运量增长30%以上;多节点联动,调整优化公路港布局,推动台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仙居冷链物流项目等14个公路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加快枢纽经济集聚发展。

头门港
二是着力构筑骨干联运通道。加快推进甬台温改扩建、三门联络线等3个高速公路在建项目,诸永高速埠头互通改造工程等3个互通项目,金台铁路头门港支线二期等2个铁路在建项目,构建高效、综合、立体交通格局。
三是促进物流网络联动升级。构建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组织有效的集疏运网络体系,提速351国道临海白沙至头门岛疏港公路二期、203省道干江至坎门段等3个港口公路集疏运项目进度;加密台州港航线布局,台州港现有21条国际海运线路,下半年预计增开2条航线;铁路运输提能升级,铁路台州南站等争取再开通4条新线路,至北仑海铁班列力争年底前每日增加1列;公路运输提质增效,巩固至东南亚tir业务,争取新开通至中亚五国及俄罗斯的tir线路;推动“四港”联动发展,完善临海市、台州南智慧陆港新区“四港”联动省级示范创建,加强海港、陆港、空港和信息港之间联通联动。
记者:近年来,低空经济发展迅速,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相关规划和建设。请问能否介绍一下台州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低空专项规划的相关情况?
市交通运输局二级调研员
马德胜回答
低空经济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台州市高度重视低空领域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发展。
为完善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基础设施网、航路航线网、飞行服务网”三网布局,我局坚持规划先行,目前,《台州市低空起降设施布局规划》和《台州市空域及航路航线规划》两项规划已通过中期专家咨询评审。项目组通过多轮调研论证,充分吸纳各方建议,并对起降点位、航路选线等进行实地踏勘,确保规划符合技术标准和实际需求。

总体思路上,规划紧扣中央及省、市关于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的要求,按照“先载物、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原则,结合台州实际制定近、中、远期目标,系统打造“一批场景、一套布局、一份清单、一组保障”,逐步形成以公共服务为先导、物流配送为核心、载人运输为延伸、文旅消费为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格局。
发展目标上,我们将加快推动通用机场、飞行营地、无人公共起降场等各类低空起降点建设,基本实现“县县通枢纽、镇镇设场坪”。同时,打造多类示范应用场景,建设三级航路,开发常态化航线,并加快布局通信、导航、监视等新型基础设施,构建空—天—地—海协同的立体保障体系。
记者: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提速,人们对慢行交通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慢行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请问,台州在提升市民慢行出行体验方面,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下阶段的工作计划又有哪些?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倪海燕回答
慢行交通本质上蕴含了以人为本、公平和谐的城市发展理念,在构建绿色出行方式的同时,也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市住建局高度重视城市慢行系统建设,通过规划和导则指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绿道方面:我市完成了《台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台州市“美丽绿道”专项规划》编制,截至2025年6月,全市累计建成绿道1937公里,初步形成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的绿道网体系。
二是城市道路方面:我们每年按照“打通一批,启动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建设。同时,我们编制了《台州市品质道路建设导则》《台州市城市家具设计导则》,在市级层面对城市道路建设中的风貌、小品、质材等内容作了明确指引,切实提升道路建设品质。十四五期间(2021-2024),全市共完成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36条,台州市建成区路网密度已达到8.81公里/平方公里。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完成新建、改造道路11条。

下阶段,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新春第一会”关于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年行动的部署,坚持规划统筹和规划先行,全力推进绿道网和路网建设,加快构建“安全、连续、便捷、舒适”的城市慢行系统。
编辑:陈静
审核:聂杨波
监制:卢纬波
总监制:陈永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