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 有中生新丨玉环高质量发展机器人产业(上)
望潮客户端记者 曹思思 通讯员 李藏露
2025-07-13 23:57阅读
DeepSeek新闻快读点击展开


7月9日傍晚,在位于玉环的浙江梵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外,物流公司货车提前到达,数套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抓手被打包装车,准备奔赴制造一线,代替人工执行上下料工作。



玉环,这片制造业热土,拥有深厚的工业基因。六大支柱产业积淀的优势,百亿级产业集群智能化改造的需求,成了玉环竞逐机器人产业的支撑和底气。


近年来,在涌动的机器人热潮中,玉环因地制宜,立足“有中生新”,积极布局开拓机器人产业新赛道,实现“从无到有”快速崛起,基本形成涵盖基础配件、机器人关节部件、整机制造以及集成应用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链体系。


老树发新芽

因地制宜向“新”行


走进浙江玉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有点特别——一侧是火力全开的各类机加工设备,配合上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飞速赶制汽摩配零件,另一侧则颇具“科技感”,灵活的六轴机器人手臂有规律地挥舞,不间断地做着疲劳试验。


“设计灵感都来源于实际应用。公司研发的机器人,会优先在内部车间应用于生产汽摩配零件,经过不断试验后才上市。”“玉强”董事长叶尚云说。


“玉强”竞逐机器人赛道,本是为完成自身智能化改造,自主研发机器人3D视觉一体机、七轴摆盘一体机、六轴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等,应用于机床上下料、焊接、打磨等各类生产。发现周边中小企业同样有迫切的转型需求后,公司便从单机生产应用起步,逐步朝产线设计应用方案发展。在“玉强”机器人的加持下,公司产值年年翻番。



玉环传统制造业发达,一批传统制造业企业主动站上时代变革风口,发挥汽摩配、机床等精密制造先发优势,以“种子破土”的勇气,延伸发展机器人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因势利导自主转型,让机器人产业快速崛起。


浙江如川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玉环两家老牌汽摩配企业合资而成,深耕机器人运动关节领域8年,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攻破谐波减速器材料寿命、热处理等核心技术难题,去年迎来了量产的“效益拐点”。如今,“如川”的全新啮合齿形“π齿形”谐波减速器,实现与日本哈默纳科同类型产品同台,并成功进入智元“远征AI”人形机器人、埃斯顿机器人配套体系,眼下正朝机器人关节模组不断探索。


“多年前,因为要采购焊接机器人,接触到了谐波减速器,发现该产品不仅依赖进口,还只能买到‘二手货’,于是我就和朋友商量决定自己研发制造。”“如川”CEO郑小平说。八年磨一剑,如今他们的产品已应用于军工、医疗、机床等多个领域,实现月产谐波减速器2000多件,3年可实现年产15万件的目标。


深耕工业伺服系统领域20多年,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逐渐实现向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化升级,目前“琦星”机器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机装配、机床上下料、智能焊接、插件等各个生产环节。


截至去年,玉环已拥有机器人产业关联企业52家,产值达77.9亿元。


需求决定市场

“智造”助企降本增效


生产效率提升100%,年产值提升近30%,人工成本每年节省100多万元,这是和“玉强”合作近3年,台州芮迪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交出的新业绩。7月7日下午,“芮迪”副总经理陈恩法再次登门拜访“玉强”,准备开展新一轮合作。


“七八年前,我就在四处物色机器人,国外的价高、不好用,国内很多都不成熟。直到遇到‘玉强’,看了他们的产线设计方案后就敲定合作,他们的机器人不仅能解决制造中的应用难点,售后也方便。”陈恩法说,目前“玉强”机器人替代了一半以上人工,部分产线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


“玉强”机器人在玉环的市场占有率已近80%,广泛应用于水暖阀门、汽摩配等领域。



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需求日益增长,为玉环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自产自销”模式也为产业发展提高了效率,越来越多“玉环造”机器人走进当地各大企业,供需两端逐渐形成良性互动。


武创智达科技(玉环)有限公司,致力于为机械加工企业提供成套的数控机床上下料自动化解决方案,从普通的桁架机器人,到2D、3D视觉机器人,定制化生产特殊要求的工业机器人,打开了智能化设备的市场。


浙江苏强格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液压软管总成、液压接头和液压控制法等产品制造的龙头企业。2018年,“苏强格”与“武创智达”达成长期合作,先后在玉环、江西宜春、湖北宜昌等3个生产基地陆续引进“武创智达”机器人,用于建造智能制造生产线,现已成为“武创智达”年超2000台的单一最大客户。


“我们合作多年,基本都是量身定制设计方案,他们设计的产线为我们节省了75%以上的人工,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以上,真正实现降本增效。”“苏强格”副总经理袁东辉说。


“玉环拥有超万家制造业企业和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仅汽车零部件和水暖阀门2个行业产值就超千亿元,眼下传统制造业都在转型升级,大家对机器人的需求广,未来应用空间也很大。另外,玉环还拥有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业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能为企业提供‘机器人+数控机床’整套解决方案,产业拓展潜力很大。”玉环市经信局党委书记、局长梁永弟表示,通过“机器人+”延伸传统产业链条、丰富应用场景,能够不断提升玉环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编辑:童言

审核:朱丽荔

监制:夏亦冰

总监制:李卫国

评论·28
smile😊
来自浙江台州7月14日 12:43
政府推动‘机器人+数控机床’解决方案,产业协同效应强。
晓杰
来自浙江台州7月14日 12:19
智能抓手代替人工上下料,效率提升太明显了,羡慕!
潮友_RZ5UT9
来自北京7月14日 11:39
琦星智能的机器人覆盖电机装配到焊接,应用面真广。
下水修理工
来自浙江省7月14日 11:14
玉强机械的机器人优先内部试用再上市,这种做法很务实。
网友_747
来自浙江台州7月14日 11:06
琦星智能的机器人覆盖电机装配到焊接,应用面真广。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