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潮
台州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新闻客户端
树屋亲水平台上,司仪登场,鼓乐齐鸣,周泽和张丽娜跟其他新人一起走出船舱。5月1日的黄岩官河水街,八对新人身着宋制婚服,举行了一场“十里红妆 一城橘香”宋制集体婚礼。
“没有车队,没有鞭炮,依旧喜庆。”周泽说,不用“排场”,无需“奢侈”,也能找到见证爱情的仪式感。
近年来,不仅是婚丧嫁娶,逢年过节不再燃放烟花爆竹也成为了“风尚”,移风易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让“绿色”成为了台州这座城市愈发抢眼的亮色。
“在文化礼堂举办婚礼,有仪式感又热闹,既省钱还有意义。”前段时间,一对新人在新河镇六闸潮村文明家宴厅完成了婚礼,简单温馨的场景让在场的亲朋好友都赞不绝口。
如今选择在文化礼堂办婚礼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这种安静又文明的办席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不是用鞭炮声才能烘托出那种热烈的气息。”胡新意是临海人,前年结婚时,他的朋友帮他准备了很多手持小礼炮,不仅有响声,还可以喷出亮片和彩纸。他觉得,现在不放鞭炮,空气质量确实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为了能延续呼吸更好的空气,禁止烟花爆竹无可厚非。
烟花爆竹被舍弃,文明又简约的婚礼形式成了主流。一位婚庆从业者告诉记者说,现在手持小礼炮受不少新人认可,因为与传统的鞭炮相比,这种小礼炮声音小,又能喷出彩片,看上去也很喜庆,使用成本也低一些。保证婚礼现场的氛围,同时还减少了大气的污染,规避了燃放鞭炮的危险性,何乐而不为。
作为一名婚礼的从业者,他也支持禁燃令的实施。
在人们的印象里,婚丧嫁娶都需要放鞭炮,延续习俗或者是图吉利。不过玉环相关部门曾做过森林火灾调查,该县森林火灾超过四分之三由放鞭炮和烧纸钱引起。
为了加强管理,从2009年5月1日开始,玉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禁放烟花爆竹和丧葬礼俗改革。
燃放烟花爆竹会严重影响城市环境,也会增加安全隐患。为此,我市6年前施行了《台州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这在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台州还在全市范围开展婚丧礼俗整治工作,严控婚丧礼俗事宜操办规模。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施放气球、鸣放电子礼炮。
不仅如此,每年我市还会适时发布森林禁火令,严禁上坟祭祖和丧葬时烧香、烧纸钱、点蜡烛、送坟灯、烧坟草、燃放烟花爆竹等。
台州“禁燃”后的春节,安静中的城市空气质量很好。今年春节台州禁止燃放放烟花爆竹,有人说没有过年的味道了,也有人说这样很好。
“除夕夜静悄悄的确实有点不习惯,这要是在往年,鞭炮声非常热闹。”椒江市民胡一凡说,但是烟花爆竹烘托出来的节日气氛,会带来扰民问题,老人小孩很受影响,特别是有的烟花还可能带来不可忽视的火灾。
禁令的出台益处显而易见,比如大年初一的空气,没有刺鼻的火药味。2025年除夕和大年初一当日空气质量未出现轻度及以上污染,城市PM2.5日均浓度和空气质量等级都优于2024年。
受区域烟花爆竹燃放影响,2024年除夕当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轻度污染。2025年除夕空气质量等级为优。
“燃放烟花爆竹影响空气质量,而且到处碎屑,给环卫工人也增加了负担。”胡一凡认为,禁燃政策的实施是必要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能平安度过新年,这也是移风易俗的趋势。“我们可以用贴春联、吃饺子等方式来体验年味,而不仅仅依赖于放鞭炮。”
每年春节前,台州市生态环境部门也会发出倡议,不放烟花爆竹,守护“台州蓝”,过环保幸福年。
“其实全国多地都有发布烟花爆竹禁限放政策,这也引发了热议。”台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很多人觉得过节的鞭炮声和烟花绽放不仅是释放压力的方式,也是大家对思念的寄托。
他表示,秋冬季的静稳高湿天气发生概率高,很容易诱发污染过程,多年空气质量监测及分析也表明,燃放烟花爆竹会明显加重空气污染,如果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消散,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高浓度污染物还会长时间滞留。
他说,“移风易俗”的核心是改变旧的不良社会风气和习俗,燃放烟花爆竹也是其中之一。(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今年除夕夜,我站在窗口,想观察“禁燃”下的零点。翻到禁燃新闻的老丈人对着手机喃喃自语:“年味都没了啊,这个是传统文化。”
往年被烟花照亮的夜空此时一片寂静,这座城市的春节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
环保部门的统计显示,禁燃后春节期间的空气污染峰值显著降低。对于空气质量监测工作人员来说,PM2.5数值保持平稳时,比听见鞭炮的响声更让人高兴。
但有人说,不能简单用数据衡量传统的价值。
破旧立新,相比较春节“禁燃禁放”,新中式婚礼展示交流、集体婚礼等创新形式,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理念深度融合,已经给了人们答案:传统不只是某种固定形式,禁燃令改变的只是表达方式,而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永远能找到新的出口。
这种创新,既避免了“一刀切”的简单粗暴,又让文明新风更具生命力。
就像人们也在逐渐接受祭祖扫墓时不烧纸钱,改用鲜花等方式表达情感,移风易俗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人的观念革新。
如今,当年轻人也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移风易俗便获得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编辑:谷尚辉
审核:章浩
监制:陈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