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潮
台州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新闻客户端
近年来,台州公安交警部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安全至上”理念,全力打造安全交通、品质交通、文明交通,推出10大工作举措,道路交通面貌明显改善,台州交通健康指数排名全国第三、全省第二。
今天(5月14日)上午
台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全市公安机关道路交通安全
管理工作有关情况
望潮客户端为您全程直播

台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
处长 姜寒笑主持
台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
新闻发言人 黄文清
通报全市公安机关道路交通安全
管理工作有关情况
202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人民至上、安全至上”理念,紧紧围绕安全、品质、文明三大关键词,全面落实交通安全共治理念,推出10大工作举措,道路交通面貌明显改善,全年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9.44%,交通健康指数排名全国第三、全省第二。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盯牢道路隐患。高度重视隐患源头治理,自主研发事故可视化分析系统,全量事故上平台,逐个隐患进闭环,赋色分类,限时治理。高于国家行业标准开展复杂路口改造,重点部位坚持警告标志、标线、减速带、警示桩、警示灯、诱导设施“六必上”,农村复杂路口坚持劝导员现场劝导,“大喇叭”、警示屏滚动播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进”。去年以来,共排查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隐患10970处,已治理完成9964处,有效筑牢道路“安全屏障”。
二是盯牢严重违法。严守路面主战场,依托数字化手段,精准打击毒驾、失驾、超载、超速、滥用远光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围绕群众反响强烈的“飙车炸街”问题,坚持广辟线索、露头就打,成功打掉团伙4个,查扣非法拼改装车辆468辆。仙居“4·27”陈某等人危险驾驶案件8人被追刑,央视《今日说法》《生命线》等栏目予以深度报道。对“失驾”人员(吊销、暂扣驾驶证的驾驶人)上路、三轮车非法载多人等严重违法,建立预警模型,通过系统自动识别预警,第一时间指挥路面警力落地查处。十几年如一日开展酒醉驾严管,涉酒交通事故逐年下降,有效消除路面动态风险隐患。
三是盯牢安全短板。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率、事故率居高不下,一直是安全短板。我市现有电动自行车236万辆,2018年在全国率先倡导骑电动自行车戴安全头盔,此举被吸收进后续颁布的《浙江省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条例》,成为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依托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查处非法改装销售点292家,非法改装等违法4万余起,相关亡人事故同比下降16.15%,有效保障了电动车出行安全。针对老年人安全意识短板,通过碰撞比对建立违法多发人员库,发动驻村辅警、村居干部、子女家人等开展靶向帮扶,去年来已帮扶8700余人,全力补齐交通安全短板。
全要素优化提升
努力打造品质交通
一是优化交通信号。城市红绿灯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通行能力的重要保障。去年以来,我们组建专业团队,反复踏勘论证,持续优化信号配时。全市2241处信号灯路口建设完成绿波带225条、632公里,信号灯绿波覆盖率超45%;取消右转箭头信号灯396个,实现日均70万辆次机动车右转不停;增设夜间黄闪339个路口,实现日均28万辆次机动车夜间少停;设置70处可变车道、有效均分高峰时段车道流量;建设1401处智能交通诱导屏,实时监测发布交通状态,引导群众合理选择出行线路,以畅行换畅心。
二是美化安全设施。坚持“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治理理念,以市区为试点,有序推进多杆合一、标志整合,共清理精简老旧破损交通标志2066块,联合住建、行政执法等部门,对11条道路实行多杆合一和标志外观统一,打造了云西路、中心大道等多条精品示范样板路。出台交通安全隔离设施设置标准,为繁荣街面经济、方便群众出行,调整拆除85条道路共58公里隔离设施,同时强化宣传引导,实现路面无隔离、心中有护栏。

三是简化事故处理。2023年起,全市全面开展事故快处工作,简单讲,就是发生仅车辆损失无人员受伤的交通事故,分四步走,第一步,两车迅速撤至就近安全区域;第二步,立即报警;第三步,根据110的提示车损拍照并上传“浙里快处台州”平台;第四步,收到审核成功反馈后即可驶离现场。整个流程仅需3-5分钟。后续定责、定损、理赔等工作均在平台内完成,极大保障了车损事故处理的便利化。在此,也呼吁广大驾驶人朋友,为了保障您的安全,小刮小擦事故不必等交警!小刮小擦事故第一时间将车辆行驶至安全区域。后续事故责任的认定、理赔金额的多少跟交警是否到现场无关,不会损害大家的利益。车损事故先撤离既确保了人车安全,又节约了大家的宝贵时间。
四是强化警民联系。始终坚持民意导向,高度重视民意反馈、民智搜集,畅通警民互动通道。2014年起推出台州交警微信公众号,除宣传道路交通管理政策外,还能实现通行证办理、交通陋习举报、违法处理缴款等功能,成为警民互动的重要“纽带”。为确保交管难题有地方问、有专人答,2022年推出12123交管热线,工作日8小时多路人工在线服务,第一时间向群众提供最专业的交通管理业务咨询服务。2024年以来,共接听来电69979个,现场解答率94.20%。群众智慧是基层治理最大、最有潜力的资源。在此,也欢迎广大群众、社会各界,通过上述或者其他途径积极为我市交通管理工作建言献策。
全过程攻坚破难
努力打造文明交通
一是推行柔性执法,彰显法治温度。持续抓执法理念转变、执法重心调整、执法流程再造,精心组织实施“首违警告”“轻微免罚”制度,全面梳理124项“首违警告”和“109项轻微免罚”清单并实施,2024年以来,共教育纠正交通违法行为9.62万起,警告118.16万起,充分彰显执法温度。2016年率先在全省倡导“礼让斑马线”活动,2021年自主研发斑马线“减速提醒”系统并获国家专利(根据途经车辆时速分类推送“警示、提醒、点赞”等三类信息,将刻板的处罚转化为暖心服务),2024年起全面倡导“斑马线前,车让人,人快走”,在台州,驾驶人和行人在斑马线上形成了美好的“双向奔赴”。

二是缓解停车难题,破解群众愁盼。聚焦民生领域中群众急难愁盼难题,特别是针对市区停车难现状,深挖停车资源,严格落实交通安全影响评价,推动落实大型综合体按照从高标准配建停车位。市区除严管路外的违停车辆经短信告知10分钟内驶离的,免于处罚。将校园周边道路放学前一个小时内予以清空,全力保障家长接送停车需求。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首批推出11条允许夜间限时停车道路,城区夜间21时后在不影响其他车辆安全通行的前提下,对路内停车原则上不予查处。通过系列“组合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校园、老旧小区、商业街区停车难题,用“交警有为”换“群众口碑”。
三是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坚持简政放权、增点扩面,将车驾管权限下放至社会网点、延伸至手机电脑终端,构建就近办、网上办、上门办立体化办事网络。我市是“主动办”业务全国首批试点城市。目前,我市已建成覆盖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机动车报废回收公司、二手车交易市场、保险公司、邮政、驾驶人体检医院等337家社会单位的代办网点,52.03%业务实现网点代办,16.61 %业务实现交管12123APP等手机终端自主办理。为解决公交车、大型车辆上牌难,海岛车辆检验难等问题,推出上门办证、上岛检测服务,去年以来,累计开展上门查验33批次1816辆次,上岛检测131辆次,为群众节约成本360余万元。针对驾驶人联系方式变更后导致的延误换证等现象,积极推出“救驾”服务,通过系统算法,利用大数据对驾驶人信息开展自动核对,动态筛选出异常数据,此举实现驾驶证逾期率下降60%,切实维护了广大驾驶人的根本利益。
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在此,也呼吁广大市民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开车上路系好安全带,不酒驾、不超速、不疲劳驾驶,文明使用远光灯,非机动车上路戴好头盔、不闯灯越线、不违法载人,行人过街走斑马线,快速通行。高速公路发生事故,牢记九字箴言“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答记者问
近年来,台州交警重拳治理“飙车炸街”,在全省范围首例将摩托车飙车团伙以“危险驾驶”入刑,此举有何内在意义?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管理难点和后续举措有哪些?
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党委书记、局长王辛微回答
2023年以来,台州交警成立飙车炸街治理攻坚领导小组,通过“专班+专业”实体运行、“网上+线下”挖掘线索,用足法律手段,至今共深挖飙车炸街团伙7个、非法改装窝点8处,查处相关案件387起,行政拘留36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1人,狠刹了飙车炸街嚣张气焰。
飙车炸街治理有三大难点:一是线索收集难。因夜间飙车炸街流动性、即时性强,很难锁定违法线索。二是调查取证难。破获案件主要是依托网络平台,对图片视频分析研判,耗费精力警力较大。三是源头治理难。飙车炸街对象往往是未成年人,法律制裁手段欠缺,亟需部门联动社会共管。
下阶段,针对飙车炸街未成年人群体,我们将充分发挥“校家警”机制效能,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依靠各职能部门配合协助,深挖车辆非法改装窝点,消除隐患源头;发挥科技效能,增设摩托车噪音分贝抓拍仪,发现飙车炸街踪迹,打好专项整治主动战。
G15沈海高速台州段断流施工路段,贯穿台州南北,对台州当地交通出行带来很大的影响,针对出现的大流量、拥堵等情况,特别是沿江收费站经常发生拥堵情况,交警部门做了哪些交通保障措施,群众应该如何出行?
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党委书记、局长王辛微回答
G15沈海高速台州段作为台州南北交通的主动脉,于2024年7月19日在水洋枢纽和大溪枢纽区间共29公里的路段实施断流施工。此次实施的断流施工,旨在推进至关重要的道路升级与设施完善工程,施工期间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周边路网车流量的显著变化,保通路段与分流路段承担了巨大的交通压力,导致这些路段时常出现大流量和拥堵现象,水洋枢纽至沿江路段尤为突出。
在此期间,我们加强了警力部署,强化施工路段及周边重要节点交通安保。如沿江收费站内外广场、水洋枢纽等区域,增加了固定岗和流动巡逻警力,增设施救服务点,可以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其次,加强“一路多方”紧密协作。充分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实时监测路况,巡查发现拥堵迹象,可迅速通过可变情报板、交通广播、高频车微信群等多渠道发布路况信息和绕行建议,引导车辆提前分流。优化了收费通道设置,在沿江收费站出口,根据车流量动态调整人工与ETC 通道比例,临时增加小型客车专用收费通道;还将市区连接线西岑至沿江收费站进口段应急车道改为拥堵时段小型客车ETC专用车道,以此提高车辆通行效率。为了提升出行体验,在此,建议广大群众在出行前密切关注路况信息,尽量避开高峰时段或者选择绕行,建议车辆安装ETC。
学生出行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学校门口的拥堵问题也备受社会关注,今年交警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党委书记、局长王辛微回答
保障校园出行安全一直是交警部门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组织交警局机关警力承担市区易拥堵的7所小学高峰定点执勤,并与校方就拥堵治理进一步协调处置;同时对市区15所易拥堵小学门前道路开展路内停车管理新模式,增设禁停标志牌20块,清除校园周边200米范围的永久停车位,施划禁停标线2800多米。并通过放学前1个小时严管,腾出约450个临时停车位供接学生家长车辆停放,解决接送学生家长停车难问题;并按照“一校一策”的要求,完善148个学校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并且同步开展了校园周边道路交通信号“智能化”提升工作,通过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信号优化,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编辑:管勤亚
审核:雍昕
监制:郑思佳
总监制:李卫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