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引凤栖,良木竞天择。
在路桥,土地要素与产业要素产生化学反应,成为“优等生快车道”和“潜力股孵化器”——
其打造的“1187”工业用地优选平台,不仅重构了“优选—优供—优育”的流程,更以全国首创的“7+4+X”多维评价模型,实现了粗放供地向精准育企的范式跃迁。
在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兴源区块,浙江普兰卡钎具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8亿元打造的“黑灯工厂”正加速建设。
这家占据国内凿岩钻头市场39%份额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依托路桥区创新的“招商引资项目评价赋分体系”,以102分的优异成绩入选A类项目。
路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投资与技装科负责人张婷婷介绍:“通过平台对产业导向、企业规模、成长潜力、创新资质、亩均税收等十几项关键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并多维度勾勒企业的‘数据画像’,实现A、B、C、D三类项目的科学分级。”
针对普兰卡公司这类高成长性企业面临的用地瓶颈,经信联同资规、投促、经开区等部门组建服务专班,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定制供地方案,快速为企业匹配到45亩工业用地,预计项目达产后新增产值7亿元,亩均税收33万元/亩。
目前,路桥已形成“优等生快成长、潜力股早孵化”的良性生态,实现产业培育的精准迭代。2024年,全区新谋划入库项目数量、体量分别增长17.3%、12.5%,市级储备项目数实现翻番,9个项目列入2025年全省首批“千项万亿”工程,成功留驻了杰诚、绿田、豪达、大农等一批本土优质企业。
“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当天就拿到施工预许可,从‘等地期’到‘前审期’的转变,让我们抢出近2个月黄金施工期。”大奕电机项目负责人在开工仪式上感慨。这得益于路桥区以“优供”改革集成创新打造的“拿地即开工、报批即审批、完工即验收、做地即招引”的审批“加速度”。
在路桥行政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发改、资规、建设等10个单位114个审批事项汇集到投资在线审批平台3.0。从全面实施水电气网报装“一件事”改革,到实施审批事项告知承诺、审批结果“多合一”,再到推进“竣工测验合一”改革等,让“数据代跑”替代“企业折返”。
“改革后,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压减10%以上、审批环节减少10%以上、审批材料缩减20%以上、审批时间平均压缩至30个工作日。”路桥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同时,针对沃尔沃台州工厂、嘉爵摩托车制造等大型制造项目,该区还在项目施工建设阶段,实施“设备先行”改革。对大型生产设备在工程竣工后不便安装的,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建设单位可申请先行进场安装调试。该举措已为10家企业节省安装调试时间3到6个月。
如今,“一件事”向“一类事”、一个环节向全链条、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的全面升级。去年以来,绿田募投、杰诚、腾达研究院等59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7个省“千项万亿”工程投资完成率高于市均,智慧陆港新区、巨东、科马动力等项目建成投用,12个项目实现验收即办证。
在新桥浙江保镖电子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总控中心,巨型数字面板实时跳动着绿色数据流,如设备开机率、生产线运行状态、订单履约进度等几十项核心指标,构建起覆盖全厂区的数字孪生系统。
“2023年8月完成新厂房数字化改造后,我们如今全面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转型。”企业负责人指着大屏介绍。这家企业主要生产摩托车、电动车防盗系统,在国内首创多个防盗产品,持续领跑细分市场。
“今年一季度产值预计约为1亿元,同比增长约70%,创下单季增速新高。”他说。
既要筑巢引凤,让企业扎根沃土;更需厚植生态,助其拔节生长。让企业既“驻”得安心,更“长”得蓬勃。
路桥深化实施企业管理创新行动,推动企业开展战略、组织、研发、生产、运营、品牌、人才等系统革新,鼓励企业深度开展精细化管理、数字化改造。
一场“全域数改”正在路桥发生:2024年,路桥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研发费用增速连续9个月全市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3.9%。
同时,这套组合拳去年已培育出国家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省隐形冠军企业1家、“小升规”企业87家,德普莱太、富杰德在“新三板”挂牌,荣鹏股份顺利报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编辑:朱玲巧
审核:颜静
监制:林学富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