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潮
台州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新闻客户端
《台州深观察》推出系列报道《新春走基层·看民生》,栏目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走入百姓生活,挖掘幸福故事,见证民生获得。
如今在台州,人们正在享受着越来越便捷的公共服务。2024年,台州通过建设公共充电站、充电桩、“刷脸”办事等举措,大力优化便民服务体验,为市民出行办事提供更多便利。
来看望潮客户端记者的报道
(视频时长:03分11秒)
路桥中石化南官充电站:
光储充一体化 智能充电
临近中午,应女士将车子开到了路桥新安南街的中石化南官充电站,给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充电。
“我经常来这个充电站充电,这里充电很便宜,也很快,不到半小时,就能充到70%。”应女士说。
应女士住在路桥城区,她告诉记者,这座充电站共有35个新能源充电桩,她每周会过来充一次电,感觉非常方便。
中石化南官充电站是光储充电站,车棚采用光伏一体式,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充电站的储能设备内,通过以光养桩,实现新能源、储能、智能充电互相协调支撑。满电状态的储能柜,一次可为十辆新能源汽车充满电。
“我们利用光伏跟储能,通过一个平台跟我们的充电桩联动,做到了‘即用、即充、即储’,这是一个绿色环保的管理模式,这个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能很好地实现削峰填谷,降低能源使用成本。”中石化台州石油分公司新能源管理部经理胡珂说。
不仅如此,光储充电站还采用了“两层防护系统”,在车辆充电时实时监控充电状态,保障车辆充电安全。同时,该电站配有休息室、小餐馆、洗手间等便民设施。
“充电站空间比较大,停车充电都很方便,充电桩数量也挺多,几乎每天都要排队,有时来晚了,还排不上号。”市民吴先生说。
“接下来,我们将会引进汽车修理、洗车服务,真正让客户在这里安心休憩。新的一年,台州中石化还会在椒江、路桥、临海、温岭,建设类似规模还要大的充电场站,更好地助力台州市民的绿色出行。”胡珂说。
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充电桩需求也相应增长,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路桥以“构建十分钟充电圈”为理念,积极推动绿色充电桩在公共区域落地建设。截至2024年底,路桥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1468个,仅2024年,新建成投运公共充电站22座,公共充电桩327个。
椒江新业态司机之家:
AI预警 充电更智慧安全
新能源充电桩的增多,让台州人在家门口就能充电的愿望逐步成为现实。在椒江洪家街道的新业态司机之家,出租车司机高师傅正在为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
“今天路过这里,顺便来充点电,这里不仅能充电,每周一至周五中午还有午餐,服务挺好的。”高师傅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这座新能源充电站内,目前共投用了20个充电桩,为在此落脚休憩的司机们,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充电服务。
“我们这个充电桩有一个群管群控的功能,充电功率是可以变频的,最高充电功率达到240千瓦,可以满足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同时它还具备AI预警功能,保障充电安全。”台州市椒江城发公共停车管理有限公司建设科郑世挺说。
近年来,椒江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以“停车场+充电”为抓手,串联起街区、公园、市民广场等休闲区域,为城市开发建设和公共运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截至目前,椒江已建成运营电动汽车充电站107座、充电桩1229个。
“2024年,椒江共建设公共充电桩173个,重点打造了椒江城发光储充放充电场站、椒江区洪家街道司机之家充电场站两个示范站点,配备了便民休息服务场所,方便司机师傅充电时休息。”椒江区发展和改革局能源和资源科副科长许哲旎介绍,“2025年,椒江将继续完善城乡网络布局,重点推进城市周边的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填补偏远地区空白。”
据了解,2024年,台州通过科学布局、补齐城乡充电设施短板等多种措施,新建公共领域充电桩2093个,其中乡村地区891个,省、市级目标分别完成209%和261%。2025年继续将公共充电桩建设列入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共充电桩布局,持续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临海市政务服务中心:
刷脸办事 人来就能办
在2024十大民生实事优化便民服务体验方面,除了建成公共领域充电站、充电桩设施外,“刷脸”办事,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春节前夕,出入境证件办理迎来高峰。市民吴先生正在临海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公安综合受理窗口办理护照,只见工作人员用一台手机大小的设备,扫了扫吴先生“身份证电子证照”,几分钟后,手续就办完了。
不用带原件也无需复印件,人来了就能办,这个操作让吴先生称赞不已。
“原先没带身份证,办不了护照,现在方便多了,带上手机,刷一下脸就可以办理,很快,效率挺高的。”
刷脸就能办,这样的便利,得益于临海公安部门2024年上线的“免证速办”程序,市民通过扫“浙江省电子身份证”或输入“名字+居民身份证号码”,即可完成实人核验,授信调取个人电子信息,实现免证速办。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市民来办理护照,不仅不需要身份证,而且还可以在公安业务辅助受理设备的加持下,一并完成预填表、拍照等事项,无需二次排队。
“办事群众只需要在窗口出示电子身份证,我们可以通过免证速办平台,打通一证通办系统,就可以调取他的婚姻信息、不动产证等等其他电子信息,实现了人来了就能办,免去多次排队,让老百姓更方便,一次办好。在流程环节上,既节省了老百姓的时间,也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临海市公安局政务服务(出入境)大队工作人员胡郑亚妮说。
委托代办
人不来也能办
除了“人来就能办”的创新,“免证速办”程序中,还被嵌入了“委托代办”功能,群众、法人标明委托事项、委托时间,即可“点对点”线上委托。
同样也是在临海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市民王女士受朋友委托,帮忙代办公安户籍类变更业务。让她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她用上朋友的实体身份证和委托授权书,证件就办好了。
“原先我要带上朋友的手写委托授权书,还要拍照,有点麻烦,现在她在浙里办委托我办理,给我委托码,事情也能办,这样一来,中间省了好几道工序,比较省时省力,跑一趟就好。真心点赞!”王女士说。
“委托代办的好处是,首先材料携带少了,另外信息的安全性更有保障,被委托人拿到这个电子委托码,只能办理这件事情,没办法办理其他事情,这样对于委托人来说,办理这个业务,更加安全、可信。”临海市公安局政务服务(出入境)大队工作人员陈蓉说。
“委托代办”,既保障了授权行为的真实、有效,又方便了市民办事,还大大提高了窗口办事效率,最重要的是,它有效杜绝了超授权使用的风险,护卫企业商业交易安全。截至目前,临海已办结3100余件代办事项,办成率100%。
2024年1月,以“浙江省身份证电子证照”为基础,临海公安牵头率先推动政务服务领域“免证速办”改革,研发了“免证速办”程序,把身份核验环节还给了办事人员,让办事所需的相关个人资料实现跨部门共享。同年2月,“免证速办”改革投入试运行。
“目前临海公安窗口已全部实现202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的免证速办,让25.2万名群众享受到从‘最多跑一次’到‘免证速办’的改革红利。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浙江省电子身份证的多跨场景应用,在更多民生实事场景中,开拓贴近群众生活的应用模块,让群众生活办事实现免证速办、免证畅行。”临海市公安局政务服务(出入境)大队副大队长叶英说。
据了解,2024年,台州市公安局牵头开展公安政务服务审批事项“刷脸办”民生项目,实现居民户口簿申领、换领、补领,国内出生户口登记,补换领行驶证,驾驶证审验等132项公安政务服务“刷脸办”事项。全年全市通过“刷脸办”办理事项41.7万次,群众满意率达100%。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台州深观察》热线电话
88901890
编辑:汪丽莎
审核:王倩倩
监制:高建平
总监制:葛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