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才专访丨台绣传人林霞:穿针引线,破茧成蝶
望潮客户端记者 陶子骞 徐张华 李洲洋 黄保才 实习生 何炅瑶
2024-08-26 18:51阅读
DeepSeek新闻快读点击展开



保才专访

从绣衣厂到国际舞台

昔日“学徒”如何破茧成蝶?


从传统工艺到时尚前沿

如何打破框架 “蜕变”创新?


横跨艺术与商业

如何找到平衡 相互反哺?


从以线为笔到自成“天地”

她如何顿悟 攀登艺术高峰?


本期《保才专访》

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总编辑

高级记者黄保才

对话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台绣第三代传承人

浙江台绣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霞


人物名片

个人照3_副本.jpg

林霞,1963年生,台州椒江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州刺绣第三代传承人。从艺40余年来,在传统台绣基础上,突破刺绣原本依附于画面的属性,以立体浮雕技法和概念化的艺术设计,创造出独具个性的“纤艺绣”流派,丰富了台绣的表达形式,开拓了台绣的运用领域。代表作品有《原·衍生》《紫椹》《涌》等,获工艺美术行业国家级奖项数十项,多件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艺术品牌,必须有艺术高峰”



这些年来,林霞早已习惯了“走独木桥”——一边是对台绣艺术的不断求索,一边是公司的经营和品牌打造。有时在纯粹的艺术道路上走得太远,丈夫、姐妹和公司里的员工总会提醒她:“还有一群人指着你过日子呢!”


但商业与艺术并非割裂,在林霞看来,打造艺术品牌,需要艺术“高峰”作品的支撑。而因为品牌定位,她长期接触时尚前沿,反而又得到了反哺。这段时间,公司正在赶制一件杭州四季酒店预订的巨幅绣品《蚕潺》,技艺上用的是林霞自创的纤艺绣工艺,风格是她后期创新的抽象流派,但主题由对方提出,表现的是水乡神韵。绣品上用蚕茧和丝线勾勒出“水流”,蜿蜒起伏,意境深远,林霞的艺与业在这幅作品里融于一处。


这样的融合,还体现在公司的服装设计上。以高端产品与台绣艺术互为表里,是林霞阴差阳错走出的“路”。


前阵子,林霞与天台艺术家梁绍基合作的《丝梦·荷梦》又亮相动画电影《伞少女》,跨界“出圈”,在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里引起反响。台绣艺术正在一步步适应和拥抱时代。


“刺绣+时尚,就是一部台绣史!”



站在台绣博物馆的橱窗前,林霞滔滔不绝。展览的旗袍有她的老师陈克的得意之作《真丝全雕叠袖旗袍》,也有她当年的获奖作品《抽珠绣连衣裙》。再往前,还有昔年海门绣衣厂前辈们的绣品。一旁还摆放着百余年前的西洋绣品——台绣的诞生,原本就是一次中西绣艺的融汇革新。而此后一代代技术改进,每一代的台绣,其实都是走在当时审美前列的时尚产品。


林霞对于创新更不陌生。从进入绣衣厂开始,跳出前人的框架,就是她日复一日所求。到后来下海经商,自创台绣品牌,因缘际会,从原本绣衣厂里的设计师,成了扛起台绣非遗大旗的工艺美术大师。而她这兜兜转转的人生历程,其实与台绣前人穿针引线求生的历史,异曲同工。


“台绣有它独立的语言”



对于台绣技艺的追求,始终是林霞艺术人生的主基调。浸淫台绣数十年,她对台绣的传统技巧、工艺,早已烂熟于心,对于台绣的过去与现状,也再了解不过。四大绣势力壮大,台绣也受影响,如何传承一直是个大问题。而站在林霞自身角度,如何突破传统的桎梏,也是绞尽脑汁想了许久的问题。


一次杭州之行,西湖夜归,黑暗中闪烁的蛛网给了她灵感。从此她脱胎于传统台绣,创出纤艺绣,将原本技法和元素延伸、重构,由具象转抽象,由外化入精神,作品的美学内涵大放异彩。


早前,她也曾“以线为笔”,将刺绣内容当做布上画作,如今她不再受限于平面的绘画,在刺绣一途,找到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对于台绣的未来,她还在以其绝妙技艺拓展这门非遗的可能性。做产业、招学徒,仍在向前,未曾止步。


记者手记·美丽不可方物


“美丽不可方物”,走进台州刺绣艺术馆,脑海里迸出这句话。这对110余年来传统台州绣衣来说是如此,对林霞的艺术作品而言尤其如此。


“台绣要是在我这里断掉,可能就失传了。”作为第三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霞将生命与台绣融于一体,是冥冥之中的历史使命感为纽带的,她说,“只要不断创新,台绣永远是艺术瑰宝。”


秉持着坚贞的信念,纤弱女子林霞义无反顾地扛起传承台绣衣钵的大任,还一路披荆斩棘,凭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业勇气,在专业领域里锐意创新,实现台绣技艺由传统向现代的蜕变,打响“台绣”品牌,将台绣文化发扬光大,让当代人的生活因艺术而更美好。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评价道,“林霞不仅是一位热爱刺绣、手艺精湛的刺绣大师,更是一位有着艺术追求和使命担当的艺术家,一位有着市场意识和人文情怀的设计师”。这个评价客观全面、恰如其分。她数十载如一日,无论道阻且长,坎坷曲折,都执着一念,专注于台绣艺术;都坚定不移,致力于创业创新。她“思接千载,心游万刃”,联通古今,融会中西,瞩目时尚,赋能生活。她为台绣事业发展殚精竭虑,尽倾心力,由此换来的艺术业绩与贡献,以及她心无旁骛,投身艺术的精神,注定会彪炳史册。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林霞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个设计师,但更是个艺术家。她的涉足领域早已不限于绣衣,而是以台绣技艺为载体,突破具象、材质的限定,天马行空,融入自己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创作了《原·衍生》系列、《降生》《网络天下》《涌》《紫椹》等大量极具视觉冲击力、心灵震撼力的唯美作品。这些作品均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是台绣文化的宝贵财富。


“如果说‘台州刺绣’是座山,那么林霞就是这座高山的成功攀登者。”林霞恩师、第二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克所说,是她“美丽人生”与“美丽台绣”融合的最好写照。



相关阅读


人物丨林霞:“绣”里乾坤


台州湾时评丨不可方物


编辑:陶子骞

审核:杨妮 郭颖

监制:牟毅

总监制:牟同飞

推荐专题

保才专访

重磅原创

我说两句…
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