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开放大学:建强“三支队伍” 赋能城市发展
台传媒记者 何赛
2024-07-18 21:06阅读
DeepSeek新闻快读点击展开

“‘椒惠工坊’又招生了,这回‘拼手速’我一定要报上名!”7月8日,台州开放大学的新课程还没上线,家住椒江区颐和嘉苑的小梦就“蓄势待发”了。

“这个课程时尚实用,还免费!”她兴致勃勃地说,随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传承非遗、颐养身心的制香师似乎“火”了,她想借这个惠民培训精进自己的手艺,从而实现创业梦想。

今年,台州开放大学与椒江区、路桥区总工会等单位合作,举办“青蓝夜校”、“椒惠工坊”和“路助工坊”三个惠民项目,将陆续推出短视频剪辑、伴学师、小儿推拿、制香师、置景师等几十个实用技能课程,拟培训1000人次。



2024年,浙江省召开“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即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

台州开放大学积极响应号召,将办学的触角和服务延伸到政府部门中心工作上,通过各类教育培训班“充电”,在乡村、社区织密一张终身教育网络,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培育“三支队伍”的新路径。

“我们希望以高校担当,谋篇布局‘三支队伍’建设,赋能地方经济社会,让小微经济的活水流淌地更欢、创业创新的脚步更踏实、乡村和城际发展的活力更强。”校党委书记王焕斌说。



01
深耕科技,孵化“新农人”团队


“别急,我们来了!”

7月9日,黄金道接到“求助”电话——因忙于外地西瓜产业,杨华家庭农场的杨梅暂时“无人问津”。

当天,黄金道就带着青农人农业科技服务队赶赴黄岩区大木坑村,帮忙联系“大客户”。短短一天时间,安排好采摘、装箱,光大果就卖出去600多斤,接下来还将服务,确保枝头剩余的果实也能尽数售出。

解了燃眉之急,杨华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连连道谢。

其实,除了积攒多年的商业资源,青农人农业科技服务队的“王牌”是为人称道的科技实力。2018年,在台州开放大学的牵头下,以“农技专家”黄金道为负责人的这支服务队正式成立。

乡亲们很高兴。“黄老师,果树怎么预防虫害?”“我的杨梅甜度不够怎么提升?”……每次服务队一来,大家都抢着提问,毕竟,黄金道是远近闻名的种杨梅能手。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精进自己的种植技术,2017年秋,还特意到台州开放大学园艺专业进修。目前,他参与打造的平田“万米罗幔杨梅长廊”,不仅是一道亮丽优美的风景线,更是一条杨梅精品生产线、山区果农致富线,以科技力量带动周边种植户上千人。

今年4月份,黄金道被评为台州首批“新农人”培育金牌导师。6月14日,台州开放大学邀请他为村民们做了题为《东魁杨梅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讲座。



在青农人农业科技服务队,还有一位“蜜桔大王”。6月28日,他刚刚获得“第二届浙江省级乡村工匠名师”荣誉。

他是浙江开放大学2023年秋季园艺专业学员张波,就读于台州开放大学。为了进一步推进黄岩蜜橘健康发展,张波成立台州黄岩老树王柑橘专业合作社,实现年销量600余吨,产值360余万元,为村里的果农增加收入20%。

同时,他积极开展“互联网+”销售新模式,带动村民共产共销,争当新时代数字“新农人”。

这是一个个“新农人”孵化的故事,也是一部“新农人”带动无数“新农人”成长的连续剧。“新农”力量正在广袤的台州乡野星火燎原。

一直以来,台州开放大学致力于培育高素养劳动者队伍,青农人农业科技服务队的成功实践,诠释了学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拳拳之心。

自2007年以来,台州开放大学系统与台州市农业农村局系统共同协作,联合培养农民大学生共2.5万余人,涉及九个县(市、区),共开设八个涉农或纯农专业。

台州开放大学作为台州农民学院的教学管理中心和台州乡村振兴学院主校区,积极相应号召,拓展培训职能,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依托各类宣讲活动开展全面培训,助推农民素质提升行动,全方位培育新农民,为新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全面助力打造“三新”农村共富台州模式。今年春季,全市又有近两千名农民大学生和村干部跨入了台州开放大学校门,成为台州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4月28日,在台州开放大学2024年“新农人”培育启动仪式上,农民学院院长王辉宣读三大行动正式启动。自此,“百千万”新农人培育行动、“一村一品 一月一节”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行动、“五农”乡村共富实践行动,又将掀开“新农人”培育新的篇章。



03
精准发力,护航“企业家”高飞


前几天,浙江优朗模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何兴喜还在台州接待重要客户,7月10日,他已经马不停蹄赶往上海洽谈新的业务。他笑称,“产品科技含量高、质量好,订单根本不用愁。”

作为台州开放大学工商管理大二的学生,何兴喜深知知识更新与创新突破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他挤出时间,利用业余时间来到了开放大学“充电”。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企业家队伍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之一。“制造之都”台州素来对企业家“高看两眼 厚爱三分”,台州开放大学也将热切的目光投向了他们。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板块内设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等管理专业和机械制造、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程,成为不少台州企业家的“充电站”。

“课堂里学到的知识和理念,转换成了我们治理公司的实际经验。”近几年来,何兴喜专攻新能源锂电池配套方面,不断进行创新突破,“新质生产力”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传统的汽车锂电池电池框,在生产放置时容易划破电池外膜。优朗模塑利用两年时间,研发出全国首创的电池托盘双色注塑技术,解决了行业痛点。产品一经问世,广受好评,广汽集团抛来了“橄榄枝”,与优朗模塑达成了几千万的合作。

“1000万一台的设备我们买了俩,以后还要买。”为了生产这个电池框,何兴喜舍得“大手笔”投入。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目前,浙江优朗模塑有限公司已成为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企业,凭借开发新能源电池各类托盘、电池模组塑件、各类工装夹具及托盘、摩托车配件等模具制造及产品注塑加工小有名气。



台州开放大学的“企业家”学生,不仅涉猎制造业,在文旅、农业、艺术等各方面皆有造诣。“天空之城”文旅主创人之一的黄瑜就是其一。

“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岩人,我们来自大山,大山在呼唤我,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号召,我和我先生在4年前决定回到家乡,为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4月30日上午,在国开终身教育平台上,5万观众在线观看了台州开大学员黄瑜关于打造“天空之城”文旅项目初衷的深情演讲。

“天空之城”作为乡村旅游、新型农文旅产业融合体的代表,它的共富路就是“千万工程”的缩影。现天空之城已成为台州的新名片,2022年被授予浙江省避暑胜地、长三角优秀露营企业。

在“三支队伍”建设之路上,除了学历提升外,台州开放大学还不断强化“创业创新”,培育“用得上 下得去 留得住”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台州开放大学壮大企创联盟,入盟企业达350家,开展“访百业联千企活动”系列活动。围绕“先进制造”“地瓜经济”“国学研学”“乡村文旅”“直播电商”开展“五大学生创业模型”探索。

对接企业,开启“1+X”订单式培训。市五城十链职工技能培训班,就是以新医药健康为主题的集中“充电”,助力我市新医药健康产业的职工迈上新台阶。

台州开放大学,这座老百姓家门口的大学,正在通过打出一套高密度“组合拳”,培育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



02
激活引擎,培育乡村共富带头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目前,台州市3000多个村社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特色优势各不相同,急切需要系统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带富、创富和治理能力。我市新时代“共富先行”头雁示范培训班就在此背景下应势开办。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台州开放大学共同举办了此次培训班。

“新时代农村共富建设需要怎样的带头人?”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被誉为“省级农民”的顾益康结合自身“三农”经历,以《高质量乡村振兴促共同富裕的创新路径》为题做了首堂专题分享,获得了阵阵掌声。2022年首次开班的场景,不少村干部仍然记忆犹新。

如今,这个有口皆碑的培训班持续开办。参加完新一批培训,黄岩区澄江街道凤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卫杰连连感慨,“内容丰富、贴紧实际、注重实效,我要学深悟透,进一步增强为民干事的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富民强村的领路人角色。”



翻开台州开放大学的学员名册,一批批高素质干部队伍正在形成,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领路人”,他们不光将村庄建设得“美富强”,还带着建村经验“走出”村庄,换个身份再回“课堂”。

陈孝形就是其一。他现任赤城街道塔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塔后村通过打造开心农场、举办田园音乐节等活动扩大影响力,完成建设生态停车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等项目,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该村先后被评为省AAA级景区村庄、省农家乐集聚村、省休闲旅游示范村、“美丽宜居、浙江样版”双百村等,塔后村党总支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如今,陈孝形重新回到这个令他感慨万千的培训课堂,以讲师的身份分享《好乡村是可以运营出来的》。台下,是一双双同样渴求知识和提升的眼眸。

一直以来,台州开放大学不断激活引擎,培育高素质干部队伍。早在2019年,全市8所电大同期举行“千人同班、九地同步、八校同期”千名村干部学历提升班开班仪式,这是全市电大系统办学史上首次。千名村干部共组一个班,分9个县(市、区)大组,再细分成了近百个小组。

“十多年来,我们逐渐构建起‘以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农民大学生为中心、以农村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台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农民学院院长王辉介绍。截至目前,累计招收农民大学生近2.6万人,毕业2.2万余人。

台州开放大学助力播撒的“种子”生了根,发了芽,在广袤的台州大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千上万的基层党员干部认认真真投入到广阔田野中,带领群众辛勤耕耘,一步一个脚印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前进。



04
定位高远,引育“大国良师”


台州漫画作品首次进入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实现“零”的突破!

近日,台州开放大学专职教师侯路创造了这个被外界感叹“太难了”的“神话”。他的作品《摘星》入选第14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画种展区,并被评为进京作品。据悉,浙江省共6件作品入选,进京作品仅1件。

“伟大”来源于“微小”的积累。年龄46岁,画龄30多年的侯路笔耕不辍,几乎没有一天停笔,油画、粉画、素描、漫画皆是他的“拿手好戏”。目前,担任台州市漫画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他说,“画画是致力一生的梦想和事业。”

新时代的教师承担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也是“三支队伍”建设的强大支撑。台州开放大学积极引入像侯路这样的专家、大师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同时,给予他们更广阔的舞台,引育更多的“大国良师”。

今年4月份,浙江开放大学侯路新视觉名师工作室立项。短短三个月来,他通过“传帮带”带动校内青年教师成长,还邀请了台州学院专家加入工作室,为台开大注入了本科院校的专业科研力量。

“新晋”名师工作室更是喜报频传——侯路本人创作的《青春梦》入选浙江省十五届美展、工作室成员孙诚巍指导的学生获得省级奖项、工作室成员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组织的十年回顾综合展……

然而,任职五年,学生们却并不知晓这位隐藏在身边的“大师”。这源自侯路本人的低调。他在教学方面兢兢业业,精进专业技能的同时以“亦师亦友”的教学模式播撒艺术的种子:带学生去看画展、探讨艺术、给以专业的指点……他诚恳地说,“无论我取得怎样的成就,在学生面前就是一个朴素的老师,我将穷尽所学,毫无保留将艺术分享给他们。”



“除了精通科学文化艺术专业知识的‘经师’,我们也引育了许多擅长技术技能的‘业师’,全力打造‘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王焕斌介绍。针对职业教育培养“高素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使命,台州开放大学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达到面向市场、促进就业,面向实践、强化能力,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等教学目标。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邱卫明就是一名“授业”型的教师。

10月1日,以台州开放大学教师邱卫明作为第一起草人起草的国家标准《缝纫机械术语,第1部分 通用术语》(GB/T 30420.1-2024)将正式实施。

由邱卫明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自主研发的高端缝制设备自动感应高速直驱平缝机近日也颇受关注。这款和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产品,具有多项行业首创技术,实现核心技术指标噪音降低30%、缝制效率提升20%、车缝疲劳度降低50%。

邱卫明“手把手”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把把打开“新质生产力”的钥匙。

十年来,台州开放大学教师队伍实现了量质齐升,各级各类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超过50%。这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成为了支撑台州教育体系的“大国良师”,也为 “三支队伍”注入蓬勃的生命力。




编辑:何赛

审核:张怡

监制:林学富


评论·1
潮友_R8UMM9
来自浙江杭州2024年7月20日
赋能城市发展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