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实验小学的前身为私立竞西小学,于1914年创办于西张大祠堂。1949年,学校转私为公,先后更名为城西小学、城关镇第三小学。2003年7月,学校升格,更名为仙居县实验小学。
学校秉承“为每个孩子创造成长空间”的办学宗旨,追求“童心校园·爱心育人”的核心价值,坚守“放眼未来,始于足下”的校训,在一次次蝶变中,为仙居的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仙居县实验小学先后获得了“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首批现代化学校”“浙江省示范小学”“浙江省级示范性教师发展学校”等50多项荣誉。
马兰头、荠菜、蒲公英、紫云英……春天的仙居山野里,各种野菜以最鲜嫩的姿态出现。为了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勤于劳动的意识,同时提升语文学科素养,仙居县实验小学五(7)班同学们走进山野,开启春日的野菜之旅。他们通过寻访野菜、采摘野菜、制作图谱、拍摄视频等方式,研究野菜背后的文化与价值。
仙居县实验小学致力打造以“学科实践”为主题的学习氛围,紧扣新课标,依托新教材,立足学生视角,筛选学科实践主题,形成学科实践项目核心要素和评价标准,为学生拓宽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
2023年至今,仙居县实验小学全校52个班级根据年级段分主题开展了相应的语文学科实践活动,班班参与,人人卷入。
《当“古典文学”遇见“竹节人”》微电影、《为英雄点赞 诉崇敬之情》英雄榜点赞、《我为动物代言》动物配音秀、《趣·山野》野菜课程……一系列学科实践活动在各班的公众号上向社会推送,取得了10多万的点击量。语文学科实践的开展,也为接下来其他学科实践跟进,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仙居县实验小学,有一个“73号文学社”,社团成员都是有文学爱好的同学。每年这些同学都会在学校模拟出书的项目活动中出版文学作品。几年来,已有五六十位同学出版了人生第一本文学作品。
“73号文学社”和“午间聊书吧”、线上线下“名家讲坛”等阅读活动,丰富了“阅读+”课程体系。
该校一年一度的“阅读之夜”,已连续坚持了7年。同学们将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综合性、情景剧的晚会呈现,将深度阅读的理念,扩散到全体教师、影响到更多学生和家长,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形成“共读经典,共话成长”的良好氛围,更让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深度绽放。
学校依托校园全民体育节、全员阅读节、全程科技节等五大节日,借助校园科技馆、阅览中心、开心农场、树下舞台等各大空间,开展了系列化、主题化、深度化的活动,让同学们个个参与,人人实践。
学校还通过“‘未来+’科学课程体系架构、‘研究味’科学教师团队打造、‘协同力’科学社会资源整合、‘激励化’科学评价机制构建”“四大行动”举措,将科学教育推进与学生真实生活和仙居区域特色充分融合,着力提升全体同学的科学素养,竭力激发创新型人才的科学潜能。让同学们学会“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用科学的脑袋思考世界,以科学的手段改变世界,用科学的精神创造世界”。
今年年初,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仙居县实验小学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这是对学校科学教育工作最大的肯定。
仙居县实验小学依托“行动学习课程”,将学习从课堂延伸至校外,将广阔的天地变成学生成长的“学堂”,让他们从课本走向生活,从校园走向生活,学会关注自然、关心社会、了解乡土、懂得时代……从“山水自然、地域文化、职业体验、社会实践、智能生活、时事探究”六大主要板块入手,给学生创造校外生活的学习空间,推进学生校外拓展实践的落实。
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边玩边学,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项项骄傲的成绩:《纯中药驱蚊饰品的实践与原理探究》实践项目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鸡蛋承重能力及实际应用的探究》《利用废弃生锈夹碗器自制简易摘果器》等17项科技创新项目在省、市比赛中获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感恩我亲爱的妈妈》等60多项学生综合实践成果在省、市评比中获奖。
仙居县实验小学将以“美丽学校”“优质学校”“现代学校”“幸福学校” 为目标,砥砺奋进,为每个孩子创造成长空间,为每个孩子托举出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编辑:姚苗苗
审核:项弋凌
监制:姚华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