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健康 | “蛇出没”即将进入高峰期!万一被咬伤……
望潮客户端记者 王琛琪
2024-04-21 14:55阅读

俗话说,“春雷惊百步,蛰虫惊出走”。到了春季,蛇类从冬眠中苏醒并开始觅食,性情较为暴躁,容易主动袭击人,野外踏春须谨防蛇虫伤害。


已有多例毒蛇咬伤病例


“每年三四月开始,到十月左右,我们都会碰到被蛇咬伤的病例。农历春节到现在,已经接诊了两例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一个是上个月,一个是上星期。”台州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李彬彬告诉记者,随着天气变热,“蛇出没”即将进入高峰期,“尤其是炎热季节,蛇类出没会更频繁。”


1714974169026.jpg


随着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万物复苏,大地重新焕发生机。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不仅花草树木开始吐露新芽,就连那些平时深藏不露的小动物也开始活跃起来。其中,蛇类的出没成了春季的一个潜在威胁。


mmexport1714974195281.jpg


清明节前几日,临海50多岁的陈大叔来到山上祭祖。他在打扫墓地、清除杂草的过程中,突然感觉手指一阵剧痛。定睛一看,一条通体碧绿的蛇在附近游窜,看起来非常瘆人,他意识到自己是被蛇咬了一口。


想起在网上看到的急救知识,陈大叔稳住心神,当机立断拍下蛇的照片,在家人陪同下第一时间赶到医院。


1713682560633_6624b880bd601c2c701bcc4f.jpeg


“通过患者拍下的照片,我们判断咬伤他的蛇是有剧毒的竹叶青,立刻为他注射相应的血清,同时及时为他处理伤口、包扎。”李彬彬说,刚到医院时,陈大叔被咬伤的右手肿胀明显,伤口一直出血,并且伴随剧痛。


由于就医及时,住院治疗一星期左右,陈大叔目前已康复出院。


留心蛇类易出没场所


“在城市里,公园附近是蛇类出没的常见地点。在农村以及山区,蛇类喜欢穿梭在田地、草丛、树林间。春季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在漫长的冬眠期过后,蛇类急需补充能量,因此它们会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李彬彬说,无论是田野、山林还是城市公园,都有可能遇到这些灵活的身影。


1714974102324.jpg


蛇类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要加强防范,确保人身安全。


清明后,椒江60多岁的李大爷同样是上山祭祖,在除草的时候,李大叔感觉到右手手指一阵刺痛,他低头一看,一条黑蛇飞速溜走了,在他的手指上留下了两枚牙印。


李大叔心里一惊,赶紧前往医院。路上花了一个小时,等他到达医院时,右手皮肤已经大面积变黑,手指明显坏死。


1713682561272_6624b881bd601c2c701bcc54.jpeg


“这位患者自己说不上来咬伤他的是什么蛇,我根据他的描述,以及他当时的临床表现,判断是被眼镜蛇咬伤了。在为他注射了相应血清以后,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明显好转。”李彬彬说,李大叔目前还在住院观察,“他手指皮肤坏死比较严重,还需要进一步治疗。”


被蛇咬伤怎么办?


春季“蛇出没”,大家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应对?李彬彬建议,上山祭祖、在山上活动时,可以提前用棍子敲一下路边草丛、树林等。“俗话说‘打草惊蛇’,蛇类警觉性很高,听到动静就跑走了。”


其次,户外出行,尽量穿长袖长裤,减少裸露在外的皮肤面积。


“如果不幸被蛇咬伤,一定不要惊慌,不要跑来跑去,跑动容易加速蛇毒扩散。”李彬彬说,尽量记住蛇的基本形态和颜色,特别是蛇体、蛇头,有条件的话拍下蛇的照片,这样有助于后续医生判断蛇的品种,进行针对性治疗。


李彬彬提醒,民间流传的用嘴吸、用火烤伤口,甚至将伤患部位直接切除等方法都是错误的,一定不要效仿。


“此外,不具备正确包扎知识的市民,不要胡乱包扎伤口,包扎错误不仅耽误时间,还可能妨碍后续治疗。更有甚者,错误的包扎方式有可能导致患者远端皮肤缺血坏死。”李彬彬说,被咬伤后,第一时间要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立刻前往医院,这是是最好的应对方法,“所以我们建议市民在户外出行时,最好带一瓶清水,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被咬的是手指,要第一时间将手上的饰品,例如戒指等摘下来,不然等到手指肿胀起来,戒指拿不下来,会很难处理。”李彬彬说。


编辑:王琛琪

监制:姚华

总监制:陈巍



评论·1
大城晓爱
来自浙江台州2024年4月22日
野外注意安全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