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相遇,向美而行。”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吴丹芳深知美育对学生们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性。从教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探索美的创设,将审美理念渗透于各个学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美的教育温润孩子的眼睛、浸入孩子的心灵。

17年的教学生涯里,吴丹芳凭借着一腔热忱,对学生的细致关怀以及对工作的认真负责,逐渐从一名年轻教师成长为美术学科的骨干。
美术课堂,就是吴丹芳的“舞台”,站在讲台上的她永远充满激情。“在我看来,美术课是学生展示个性和自我的课堂,作为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其他方面的才华,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吴丹芳说,不论课堂上还是课后,她都非常鼓励学生们多接触一些新事物,深入中国传统艺术,了解国画、剪纸、皮影、木雕、陶泥等艺术形式。
艺术的核心是灵感。为此,吴丹芳常创新课堂形式,不断启迪学生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观察事物,然后将内心所思、所想大胆创作出来。让校园的艺术节、运动会、科技节、六一儿童节活动等,都给孩子们发挥创作的“大舞台”。
“例如4月的校运会,前期鼓励孩子以运动项目、竞技主题等,将校园吉祥物‘环环’‘山山’融入创意绘画、宣传海报、手抄板中,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创想,设计出天马行空的作品。”吴丹芳说,对于一些特别出色的作品,学校会进行再加工,将这些图案印制到挎包、笔袋、书签、钥匙扣、T恤等文创用品上,通过综合评价,学生们日常集卡,达到一定数量后进行积分兑换。

为了让美育发挥更大价值,吴丹芳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经验,并开发出了校本课程《指尖上的艺术——衍纸》,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同时,也获得了“台州市精品课程”的荣誉。
“课程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节日主题等不同内容,学生们可以利用各种卷法让衍纸作品表现出千姿百态的形象,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品味生活。”在吴丹芳悉心教导下,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作品日益精进,展现出了他们潜在创意和才华。
此外,吴丹芳经常通过各种德育活动,例如举办石头画、主编画、贝壳画、编织、黏土画、手工布袋制作等,并将这些成果美化校园,让每一个廊道、每面墙、每块石头都充满艺术的气息。让孩子品味生活,积极发现美、维护美、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繁花似锦》这幅作品,就是学生在走进“家乡艺术——贝壳画”比赛中,学生将形状不同的贝壳进行手工粘合,与底画相辅相成,色调和谐,颇有中国画的意境美。时至今日仍被摆放在学校活动室的橱窗上,供大家欣赏。
在吴丹芳看来,美不仅仅是增强教育效果的手段,更是一门语言、一种方法、一种境界。“我在学校的各项德育活动中融入美术元素,通过综合实践,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们都能找到合适的方式,释放自己的灵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更让孩子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吴丹芳这样说道。
编辑:王怡
审核:王艳
简直:姚华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