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童心课堂、培育望吾少年”,这是路桥街道实验小学的课程理念。以课堂拓展课程、主题活动课程、文化浸润课程为主要框架,该校通过打造童心课堂,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新时代少年。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浙江省健康促进金奖学校、浙江省文明校园、浙江省机器人教学示范基地等40多项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在路桥街道实验小学的校门口,挂着一块“望吾小学”的牌子。走进校园,一抬眼便能看到一幢名为“望吾楼”的教学楼,墙上写着“师如行知,生若望吾”这8个大字。
“望吾”二字,对路桥街道实验小学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学校创办于1943年,前身是路桥望吾小学,是以抗日英烈刘望吾名字命名的。”路桥街道实验小学校长何华方介绍道。刘望吾出生于1919年,路桥人,1943年在湖北宜昌西北天宝山官庄坡与日寇战斗中牺牲,牺牲时年仅25岁。刘望吾牺牲后,遗孀翁素瑾女士以抚恤金和家产为经费来源创建了望吾小学。
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校几经更名、迁建,但望吾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该校每年都会评选“望吾好少年”。“我们把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英烈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争做望吾好少年。”何华方说。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除此之外,还会开展望吾读书节、望吾艺术节、望吾体育节、望吾科技节等。


“2004年的时候,学校就买了两台机器人用于编程教学。”学校老师陈军国介绍,把机器人教学引入课堂,是他们的一大特色课程。
从早期的纯电脑编程,到后来与实物相结合,购买了乐高EV3、spike等系列机器人,路桥街道实验小学建立了专门的机器人教室,将机器人教学纳入学校特色STEAM课程体系。
走进机器人教室,憨态可掬的pepper机器人站立一旁,乐高EV3机器人小巧又霸气,墙壁上展示着各种机器人,角落里整齐堆放着一盒盒零部件。不禁让人好奇:给孩子们一些零件,他们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陈军国说:“我们目前是在二年级开展机器人普及教育,每班每周一节课。其他年级段的学生则根据自身兴趣参加相关社团活动,开展机器人项目学习。”
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搭建、编程、调试,让机器人完成制定的动作和任务,尽情感受科技的无穷魅力和乐趣,培养了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020年5月,该校被评为浙江省首批机器人示范学校。多年来,路桥街道实验小学在机器人比赛中硕果累累。在去年的第9届台州市青少年电脑机器人比赛中,取得了34人参赛28人获奖的好成绩,并包揽了城市接力赛前4名。


走在路桥十里长街,你会发现老房子的房檐屋角,立着各种栩栩如生的雕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路桥灰雕。
路桥灰雕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也是路桥街道实验小学研究了十多年的省级精品课程。据了解,该校灰雕课程最早始于2008年,从灰雕的形式、纹样、工艺以及文创产品等多个方面发掘,并结合十里长街的人文历史展开跨学科探究和实践活动。2021年,该校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在路桥灰雕的教学上,该校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课程《路桥灰雕探创实践》获“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并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灰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微课程在2019年被评为浙江省精品微课程,在浙江省之江汇平台开设的同步课程,受到近两万多名师生的关注……
除了灰雕之外,路桥街道实验小学还把路桥莲花等本土非遗项目引入校园,让师生在感受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的同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非遗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从而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学校占地33837平方米,建筑面积18688多平方米,目前有教学班46个,学生2216人,教师116人。其中有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59
编辑:姚苗苗
审核:项弋凌
监制:姚华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