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出茅庐的爱好者,到独当一面参加省、市级比赛的小将,潘家熙用了4年。如今的他,在羽毛球各项比赛、活动中崭露头角,正朝着进入省队的目标而努力。近日,记者见到了这位充满活力,又有些害羞的小男生,来听听他背后的成长故事。
幼儿园大班时,潘家熙就表现出了对羽毛球的强烈兴趣,于是妈妈给他报名了训练班。本以为只是小孩子家的“小打小闹”,可孩子认真的态度,却着实让大家都吓了一跳。
听妈妈说,小家伙的性格很要强也格外坚毅,凡事严格要求自己,一直跟自己较量,也在跟自己和解,“要对自己狠,才能让成绩更稳”。
在练习了半年多的时间后,潘家熙的球技与日俱增,与同班其他学得更早的小朋友相比,球技已不相上下。但很快,小家伙来到了人生重要的一个“分叉点”——去上海读书学习。
“我本来对孩子没有太高的要求,到他上小学的年纪,我们一家就搬去了上海,希望能给孩子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妈妈告诉记者,但在上海读小学的半年时间里,孩子表现出了对羽毛球超乎常人的热爱,“为了他的梦想,能接受到更好的训练资源,我们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台州。”
在妈妈看来,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重要的“引导者”和“陪伴者”。“作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我们需要给他时间、空间,去尝试、挑战、试错,让孩子总结经验,提升自我。”妈妈说,在儿子训练的四年时间里,有过不少困难和挫折,痛过也哭过,但最难得的是,孩子从来没有选择放弃。
在教练和学校共同栽培下,四年时间里,他取得了丰硕的成绩:2023年台州市青少年(儿童)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双打第一名;2023年台州市青少年(儿童)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第一名等。
不过,令潘家熙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23年浙江省中小学生羽毛球积分排名赛的现场。他先是参加了男子双打的晋级赛,而后,又马不停蹄地进行男子单打个人赛的角逐。四个多小时“连轴转”,连大人也吃不消,更何况是四年级的孩子。
“他平均每10多分钟打完一场晋级赛,然后马上迎战下一场,中场休息连吃根香蕉、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陪孩子参加比赛,妈妈的眼里也满是心疼。不过,这是潘家熙第一次参加省级的重要比赛,他不想输。
但在四进三的比赛中,潘家熙最终因为体力不支,遗憾败北。赛后,一向坚毅果敢的他,还是没忍住哭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本来想拿到前三名的。”小家伙告诉记者。
不过,潘家熙也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接下去我要继续努力,提升球技。”他说,“我相信,只要拼尽了全力,我一定会离自己进入省队的愿望越来越近,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作为一名小记者,潘家熙希望自己的练球生涯和小记者活动成长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希望能在更多的小记者活动中历练自己,让我能有更自信的面容站上球场,战胜对手,战胜自己。”
编辑:王怡
审核:王艳
监制:姚华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