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孟林青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语文老师。从教27年,她经历了不同岗位的锤炼,取得了高级教师职称,并被评为区级名师。如今,她担任台州市文渊小学副校长,也依然忙碌在教育一线。
“教育是一种慢艺术。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需要有慢坚守。”在孟林青看来,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一定是越早越好,也不一定是越快越好。适当的“慢”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思考,去探索,去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礼记·学记》中提出“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孙,即顺序性。说的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阶段和学习能力,循序渐进达到学习目标。
为了让孩子们“慢”下来,文渊小学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为孩子们搭建成长平台。丰富多彩的学科节,让孩子们尽情享受各门学科魅力;“午悦”课程,让他们的午间不再埋首作业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心地玩起来;通过阅读儿童哲学,与先哲对话……在培养孩子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只是每朵花的花期各不相同。”孟林青觉得,作为老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和学习差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开出灿烂的花朵。
孟林青认为,成绩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在文渊小学,注重过程性评价,每个孩子都有一本《文渊仁智成长手册》。《手册》聚焦核心词:健康、文明、乐学、守序、能干,包括了快乐成长树、100王国之旅、月主题行为评价、我和我的收获四大板块,分年段、分层细化成相应的评价指标,从班主任、任课老师、同伴、家长四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星级评价,旨在有梯度地培养“有根基、近自然、存高远”的仁智少年。
编辑:姚苗苗
审核:项弋凌
监制:姚华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