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已至
台州又藏着多少龙?
第一站出发台州市博物馆
寻龙!






台州博物馆里,铜镜上、瓷器上、剪纸服装上……各种形态的龙活灵活现,都承载着作为瑞兽的美好寓意。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动物,却是对中华民族影响最深远的文化符号之一。中国人把对龙的喜爱融进了文化和日常生活里。
1984年,出土于原温岭县琛山乡境内的“青铜夔纹蟠龙盘”,高26厘米,口径61.5厘米,重达22.5千克,被誉为“盘中之王”。盘中心装饰有一条立体蟠龙,是此盘最精彩最特别的地方,让观众叹为观止。
文物里的龙,出名的还有2016年5月,出土于黄岩赵伯澐墓中的南唐投龙玉璧。此物直径7.5厘米,上刻铭文49字,其中“大唐皇帝 昪 谨于东都内庭 修金箓道场 设醮谢土 上仰玄泽 修斋事毕 谨以金龙玉璧 投诣西山洞府”,表明此玉璧为五代时南唐皇帝李昪祭天所用的投龙玉璧。


除了丰富的考古发现,在台州留存至今的非遗民俗中,也有相当丰富的“龙”文化痕迹,临海大田板龙、三门花桥龙灯、仙居无骨花灯皆在其中。







吴子熊玻雕艺术馆每年都要创作很多与生肖有关的作品。今年,台州玻雕技艺传承人吴刚也创作了诸多以龙为主题的作品,包含了祥龙飞舞、双龙抢珠、龙凤呈祥等。







为迎接龙年的到来,台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霞特推出了“写意东方 有龙则灵”台绣“龙•年礼”。台绣以“龙”为主角,用极具中式之美的印象写意手法和精巧别致的手工刺绣技法,创作出了游龙偏门襟新中式男装外套、龙刺绣睡衣套装、桑蚕丝手绣龙睡袍、龙刺绣羊绒围巾、印花刺绣锻面丝巾等多款“龙元素”满满的诚意之作。



这些龙主题衣服、丝巾、围巾、车载香薰等都是由绣娘们一针一线手绣而成,刺绣工时从3小时到25小时不等。龙年的好运与吉祥,也在其中传递。






在路桥十里长街,戏服制作非遗传承人李少春向我们展示了戏服之美。戏曲之美,不仅在于表演的艺术,还在于十分讲究的行头。光鲜亮丽的戏服,制作起来绝对是个技术活。一件纯金线手工绣制的龙袍,从设计到制作花去了近一年的时间。



在台州书画院里,台州的书法家们用笔墨丹青表达了对龙年的祝福和期待,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物里的龙,非遗里的龙,汉字里的龙……
台州将龙的形象和美好祝福融合在一起,以承载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寄托,把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家庭和睦的美好愿望带给更多的人。


此外,台州各地春节舞龙、绕龙灯,在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又寄托了驱邪消灾、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以及对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期盼,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这个春节让我们一起
寻觅台州大地上的“中国龙”吧


编辑:夏梦娴
审核:高扬
监制:周静 王奔
总监制:李卫国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