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看台州的孩子怎么玩
望潮客户端记者 姚苗苗/文 受访者供图
2023-11-19 18:50阅读


最近,“消失的课间十分钟”“课间圈养”等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课间10分钟,台州的孩子们是怎么过的?记者采访发现,除了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有不少学校和老师通过推出新玩法吸引孩子们参与课间活动。


青蛙潮、纸飞机比赛,课间刮起手工风


温岭市联合艺术学校五(2)班,最近刮起了一股“纸飞机风”。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或相互拜师学艺,或三五成群拿着各自的得意之作比试身手,为在不久后的比赛中角逐炫酷飞机、王牌飞机做准备。


“这股纸飞机风,源于早前的纸青蛙潮。”邱琴是五(2)班的语文老师。在一次上课时,她瞥见有几只小手里偷偷捏着纸青蛙。


上课偷偷做手工,当然不被允许。但是邱琴没有一盆水浇灭学生学做手工的热情,而是跟同学们“约法三章”:上课时让青蛙们全体进“蛙槽”,下课了再光明正大地玩。



在教室窗台边,有一排矮柜,邱琴就把这里作为“蛙槽”。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支持,同学们十分高兴,一股青蛙潮在班里悄然掀起。


课上,再也没有同学偷偷折纸。课间,同学们兴致高昂地开展创作。


“有同学给青蛙折了小篮子,还有同学让大青蛙背小青蛙。”邱琴被同学们的创意逗乐了。



在同学们愉快地过了兴奋劲之后,她又组织了一场青蛙擂台赛,为这股青蛙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接下来玩什么?邱琴把决定权交给学生们,结果大家一致决定要折纸飞机。


“小朋友们很有探索精神,像机翼要怎么折,纸的材质怎么选等都很有研究。”作为语文老师,邱琴还在这股课间手工风中看到了教学价值,“这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家校联动,家长们的童年回忆走进课间



跳皮筋、丢沙包、滚铁环……在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孩子们在课间玩起了父母的儿时游戏,感受他们的童年乐趣。


“去年暑托期间,我们班邀请了部分家长走进学校,有家长回忆自己小时候玩的跳绳游戏。”该校三(1)班班主任池雅静说,这一“80后”“90后”的游戏顿时勾起了不少家长的童年记忆。大家热情高涨,纷纷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玩的那些课间游戏,提出可以让孩子们也体验他们的童年乐趣。而从没玩过这些游戏的孩子们也兴致勃勃。


经过家委会征集家长们的建议,在与各班班主任沟通之后,其他班也陆续把一些传统游戏引入课间。“通过家校共建,丰富了孩子们课间游戏,家长也有更高的热情参与课间管理。”池雅静说,有些家长还亲自缝沙包、找玩具。



除了体验家长们的童年游戏,课间,孩子们还可以到乒乓室打球,到实验室摆弄显微镜,到美术室涂鸦,到音乐室弹琴跳舞,到操场上打球、跳绳、转呼啦圈。


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如何让孩子们玩得安全?池雅静介绍,学校每天有值周教师、大队委、班级三个层级的安全员参与巡视管理。


同时,学校还规定,课间10分钟、早上大课间30分钟、中午40分钟、下午阳光活动30分钟,在这些时间内,任何教师不可以任何理由剥夺学生活动的权利。


自创室内操,下雨天也能动起来


课间操是增强学生体质、丰富课间活动的重要环节。当下,不少学校融合学校特色DIY课间操,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间操活动。


路桥实验中学不仅自创了室外操,还自创了室内操。即使下雨天,孩子们也可以在室内活动,缓解疲劳、舒展筋骨。


路桥实验中学校长、书记童永青说,为了保障课间十分钟,学校要求老师不能提前上课、拖堂之外,还安排了人员开展课间巡查,一旦发现有教师拖堂,可以立即制止。另外,学校还设有校长信箱,对于教师拖堂行为,学生可以通过校长信箱进行举报。


孩子们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童永青说,学校除了保障活动设施安全,还十分注重对学生的课间活动安全教育。“如果学生在上下楼道时出现拥挤,容易出现踩踏事故。因此,我们对楼道进行了分流,贴提示牌,提醒学生上下楼时要分道走。”


结合民族特色,课间跳起竹竿舞



在温岭市箬横镇中心小学镇北校区的操场上,摆放着8根竹竿。课间休息时,单人过关、双人齐跳过关、四人齐跳过关……跳竿的同学们敏捷地进退跳跃、穿梭,举手投足间尽显活力。


竹竿舞是该校将民族传统文化与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融为一体的特色课间活动。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壮族、白族、苗族等。结合少数民族特色,我们将竹竿舞打造成一项特色课间活动。”该校老师周仁意告诉记者,将竹竿舞加入课间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想法,源于一次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


“在一次文艺活动中,有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台表演了跳竹竿舞的节目。活动之后,大家都觉得竹竿舞既有较强的运动性,也有节奏感,同学们可参与性较高,而且还有民族特色。”于是,学校特地邀请了专业老师来现场指导,教孩子们跳竹竿舞,让孩子们在课间玩出新花样。


沉浸式体验过马路,玩中学安全


在温岭市箬横镇中心小学校园内,有个交通广场。广场上模拟现实中的十字路口,设有4个红绿灯以及斑马线。


周三上午第二节课下课铃声响起,4名“小小交警”来到广场上岗执勤,指挥来往的同学们有序过马路。


“通过沉浸式体验,同学们可以在玩的过程中提升安全意识。”箬横镇中心小学德育处副主任童含笑告诉记者,箬横镇中心小学是温岭市首家“少年交警学校”。学校经常会邀请当地交警中队的大交警来给学生们上交通安全知识课,教同学们跳交通指挥操,让学生掌握必备的交通安全技能。


分层设计,课间十分钟也能乐趣无穷


就在前几天,台州市文渊小学四(7)班的杨芷伊和陶昱彤两位小朋友准备的《喂,看我的展》在学校的书画展厅开展了。


两位小朋友围绕动物和昆虫进行了一系列绘画创作。画展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吸引了不少同学在课间十分钟来观展、作画。



“我们在展区放了许多便利贴,小朋友可以根据现场画展中的元素进行便利贴绘画或者留言,我们会选一些画作贴到展示墙上,并且赠送一些小礼物。”董群是四(7)班班主任,她告诉记者,二楼的这个书画展厅是学校专门为学生打造的一个艺术展示区域,同学们可以在这里展出自己的美术作品,并且设计相应的互动环节来吸引小伙伴们在课间前来参观。目前学校已举办了好几期画展。


“大型操场距离较远,课间十分钟时间来回跑不实际。为了让学生课间不用下楼就可以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根据学校的建筑特色,我们将课间十分钟做了分层设计。”董群介绍,一楼的山水庭院种了不少绿植,校园里的趣味运动场地也是学生课间的室外活动所;二楼的书画展厅是学校的专门为学生打造的一个艺术展示区域;在三楼的科技展厅,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仪器了解科学知识。


走出教室,提供更多的释放天性的场所


不少学校还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吸引孩子走出教室,亲近自然。


在路桥金清镇下梁小学的校园里,就有一处“育梁园”,是该校为学生开辟的劳动实践基地。不仅有中药园,而且每个班级都有一块专属农田。萝卜、白菜、番薯……小小农田里长出的都是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来“育梁园”给种植的农作物拔草、松土、浇水,认识学校种植的中草药、果树和花卉,喂食羊群,都是同学们喜欢的课间活动。


“课间,我们十分鼓励学生走出去。我们也尽可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释放天性的场所。”路桥金清镇下梁小学校长、书记应崇亮说,下梁小学是路桥篮球特色学校,学校为每一个学生都配置了一个篮球,近期还新增了一个室内篮球场地供学生活动。


编辑:姚苗苗

  审核:施亚萍

  监制:赵虹

我说两句…
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