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文化,一种城市的造物元素
望潮客户端记者 卢珍珍、诸葛晨晨、林立/文 杨辉/摄
2023-11-01 20:01阅读


台州和合文化,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典型形态和鲜活样本。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成为和合文化的标志地、传播地、示范地。


走在台州,“和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例如一座小镇、一个文化园、一间书吧、一家博物馆、一样非遗产品等,都成了和合文化传承最好的载体。


在台州,和合文化元素,早已成了无处不在的造物元素。


01


台州的“和合”氛围,可以从一座和合小镇说起。


在天台山和合小镇,每年约8万人次游客,涌向小镇内的中心区——和合人间文化园。占地15000平方米的和合人间文化园,让“和合文化”成了可看见、可体验、可欣赏的真实存在。


和合人间文化园由和合文化展示游览区、和合文化体验区、和合文化配套区三部分组成,园区用不同的空间场景,阐述了和合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里有中国首家“和合文化”主题博物馆——天台山和合人间博物馆,3000多件珍贵文物或史料,从过去走来。或是瓦罐器皿,或是窗,或是绣品木作,在古人的造物智慧里,早已寄托了和合的美好内涵。逛展中,很多游客慢慢明白一件事:和合文化很早就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一根藤艺术馆,“一根藤”非遗制作技艺,通过榫卯的阴阳扣合,无头无尾的藤状造型,在回环穿插和承转启合间,表达了幸福绵长、和合圆满的美好愿望。


过去,“一根藤”常用于门窗的装饰上。现在,“一根藤”的工艺和元素,已经融合到当代人的生活空间里,如桌屏、挂屏、摆件、挂件等。


今年,这个寓意吉祥如意的“一根藤”作品,还走进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由天台和合人间文化园一根藤工坊提供的四件作品:《福禄寿》《五福临门》《葫芦宝瓶》《双福禄》,借用葫芦、蝙蝠、鹿、龟等与福、禄、长寿寓意相关的动植物来传达祝福,完美诠释了和合圆满的美好寓意。 



一根藤艺术作品“葫芦宝瓶”挂屏(采访对象提供)


在和合人间文化园,我们既能看见和合文化,又能在活动中沉浸式体验到和合文化。


今年七夕节,一场传统的中式集体婚礼,曾在和合堂举行。


9对新人,在传统嫁娶仪式中体验到别样的和合文化。他们循古礼,手执团扇,在古色古香的和合堂前,相继完成了拜花堂、新妇却扇、新婿压簪、合卺礼、盟誓印信等一系列传统婚礼流程。


可举办中式婚礼的“和合堂”(采访对象提供)


依托园内场馆展陈展览,和合人间文化园还推出了和合文化现场教学、学生研学、和合文创和“一根藤”非遗产品开发等形式,在和合文化物态化、产业化、品牌化的新路上有了进一步探索。截至目前,园区已经接待了社会各界人士100余万人次。


除了和合人间文化园,天台还有很多和合空间值得去寻访。和合文化创意街区、和合圣地碑公园、天台山民俗博物馆、天台山家风家训馆、始丰湖公园和合文化广场、后岸和合文化旅游特色村等,和合文化融合在街区、公园、广场,成了市民随处可见的真实场景。去年10月,天台和合文化入选浙江首批文化标识建设创新项目,为全市唯一。


02


和合不止于天台,和合氛围早已氤氲到整个台州。在城市公共空间,和合之美几乎随处可见。


今年春天,和合公园经历了一次“和合”的华丽变身。


早前的和合公园,是一个传统景观类公园,市民在这里散步、慢跑,或者亲近花草。和合公园内的头号网红,是一只只黑天鹅,它们在水中嬉戏、觅食,也很习惯亲近人类。春秋交替,作为团宠,黑天鹅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它们的宝宝,人与自然和谐的故事,一直在和合公园上演着。


和合公园


如今,和合公园转变成了城市休闲广场,这里同时也是城市青年的艺术空间。


在这个可变的休闲空间里,我们遇见了草地音乐会。来自不同地方的本土歌手、民间音乐达人,相聚于和合公园。大家因音乐相聚,又因音乐释放了人与人之间的和合之美。


不止休闲空间,在城市的公共阅读空间,我们总会想起和合书吧。


和合书吧是公共图书馆践行平等、开放、共享的理念,为市民提供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的新型城市阅读空间。统一标准的场馆建设,温馨的阅读服务,托起一家家“小而美”的城市阅读空间,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断被满足。截至9月底,全市共有和合书吧176家。


打破空间局限后,“和合e书吧”诞生并在台州S1线全线15座站点上线了。台州将阅读融合到轨道交通,对外讲述关于阅读空间的和合,它是全国首个城市轨道交通阅读设施全覆盖案例。


漫步台州市民广场,除了台州市图书馆,我们还能在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及台州市博物馆感受到和合氛围。


台州市博物馆活跃着一群和合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是一群小学生,通过自愿报名和选拔,成为了台州市博物馆和合文化的讲解员。在国清寺板块和无骨花灯板块,国清寺与和合文化的渊源、花灯上的和合图案,都是小小讲解员们对和合文化最好的输出。


台州市博物馆还会不定期地举行和合系列活动,比如通过体验传统制香技艺,感悟香的和合之道;通过刺绣技艺,在一针一线间绣出和合之美。


在非遗展示馆,清晨的拳法、精致的衣装、雅趣的房间、热闹的聚会、丰富的饮食、多彩的戏曲、秉烛夜读——和合文化7个单元,串起了“老台州的一天”。陈列的80余件展品,聚集了全市66个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32位传承人的精品力作,这里是了解台州和合文化的鲜活打卡地。


非遗馆和合展区


03


今年4月份,在法国巴黎“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及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中,台州共有21件和合文化作品参展,涵盖了多品类、多形态的文化展品和非遗技艺,向法国观众介绍了台州和合文化底蕴。


无论瓷画、刺绣、丝绸剪纸,还是玻璃雕刻,很多外国观众在不同艺术作品中,认识了憨态可掬的“和合二仙”形象,感知到了和合文化。


大到一个空间,小到一个物件,具象后的和合,充满延展性。


在和合人间文化园,和合文化成为最好的创作元素,附着在各类文创产品上。园区文创产品推出了和合人间系列、和合非遗系列、和合清风系列等近十个大类,涵盖日常办公用品、家居用品、“一根藤”文创工艺品等方面,共近百种文创产品。


为了迎接“2023和合文化全球论坛”的召开,和合人间文化园此次专门准备了“一根藤”文创摆件。“‘一根藤’技艺中榫卯的阴阳扣合,本身就是和合。另外,这个文创摆件设计的是两人相向相拥的状态,它表达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合。有机会的话,我们希望赠予与会嘉宾,通过他们将中国‘榫卯智慧’和‘和合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和合人间文化园相关负责人王为权说。


“一根藤”文创摆件(采访对象提供)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和合文化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10月,由“天台度过”文化体验平台组织策划的“和合雅集”,以天台山大瀑布为背景,精彩呈现了洞箫、易筋经、太极拳等富含天台山和合文化元素的活动。


通过“和合雅集”的方式,“天台度过”平台让很多市民沉浸式体验到了和合。今年以来,“天台度过”已累计举办30多场“和合雅集”,平台共接待游客近一万人次,将和合文化远播海内外。除此之外,“天台度过”还将和合文化融入香道、手工艺,成为畅销的文创产品。



和合是一种生活方式

诸葛晨晨


和合文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延续?面对这一问题,台州是如何作答的?


2021年以来,一场大型“和合文化基因解码暨文化标识建设成果展”在浙江省内开启巡展。观众们发现,和合文化并没有想象中的遥不可及,无形文化还有很多超出平面维度的载体,包括饮食、出行、文艺等。


你还可以亲身游历中华和合文化重要发祥地——台州,这里能时时感受和合,处处感知和合。


与美食双向奔赴


用美食诠释美味与圆满,这样令人津津乐道的舌尖体验,在台州俯拾皆是。


在天台,有一座可以“吃”的博物馆,这里可以收获独一份的“和合档案·美食记忆”。


8月,全省第一家县级地方菜博物馆在天台辉龙大酒店落成。馆内,天台和合唐诗宴菜模展示区是人气展区。


明皇贵妃鱼、华顶高百越、杜甫平安竹……每一道菜品背后都流淌着悠远的典故。丰富的和合唐诗宴,是美食的享受,更是文化的饕餮。


一桌席品一座城。五一假期来临之际,在临海热闹上演的“好食来临”千人宴,发挥了美食的乘数效应。一道道山海珍馐、民间小吃如流水般上桌,让现场近千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饱了眼福,满足了口腹,透过美食感受到台州人山海般的包容胸怀。


饮食文化的和合,也化育了地方民俗的丰赡。代表台州舌尖记忆的糟羹和食饼筒包容万物,一口尝尽荤素与春秋,是浓厚台州节庆场景的一味温暖,是充盈家乡味道的一声喟叹,也是彰显人文和合的一种追求。


跨越千年经久不息,融汇和合的台州饮食文化形态,是台州打出“百县千碗·鲜在台州”品牌的底气,是台州争创“世界美食之都”称号的魄力。


以研学为舟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今年暑期,在天台龙溪乡多彩田园研学基地,来自古巴的留学生丽莎体验了一节活字印刷课,将李白的诗作拓了下来。同行的外国友人,都觉得这次研学活动收获颇丰,“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有所耳闻,第一次亲眼见证,感到很新奇。”


经过几年沉淀,龙溪乡多彩田园研学基地、和合研学营地开设的研学体验课,已经巧妙融入了和合文化、寒山拾得传说等元素。以和合文化装点研学风景,让无形的文化浸润人心。


在天台山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秋月看来,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研学市场的新动能,这一现象绝非偶然。


近年来,随着一批批带有和合元素的项目在天台开工、建成,和合文化的浓厚氛围遍布天台街头巷尾。如何串联起深厚的文旅资源,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成为入局研学市场的金钥匙。


 6月2日,台州市和合文化研修基地授牌仪式暨和合文化国际研修之旅启动仪式,陈秋月作为“天台山和合文化之旅”科普研学项目的总策划,上台讲解推介。


陈秋月组织研学活动(采访对象提供)


自去年启动以来,“天台山和合文化之旅”研学活动面向社会已开展10多场次,还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社科普及创新项目”。


陈秋月介绍,该研学课程围绕节气、节庆、非遗民俗体验等内容进行精心策划,联动天台各大研学基地、景区推出,让研学活动“可看、可玩、可参与、可带走”。“像‘和合·年俗’主题研学,我们以体验过年的和合习俗为具体目标,通过讲和合故事、尝年味美食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直观感知过年的和合味。”


多年肩负和合文化科普和传播的责任,陈秋月从实践中得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越生活化,越能达到可亲可感的效果。”


目前,台州也搭上观光、研学的快车,推出了和合精品旅游线路,荟萃“三教睦居和合圆融”体悟之旅、“人文之美和合圆满”体味之旅、“山海协作和合共生”体验之旅,以天台、仙居、临海“山岳-古城”为组合,诗路文化、府城文化、仙人文化为内涵,“和合文化世界级旅游景区”呼之欲出。


以文艺通心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在台州,蕴含和合文化基因的精品创作活动也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10月28日,和合之美——台州市民间文艺精品展暨台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盛大开幕。


和合之美展览


本次展览是近十年来我市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间文艺精品展暨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


100余名民间文艺家,238件(套)作品,涵盖雕塑、刺绣、书画、剪纸、花灯、漆艺、陶瓷、船模、盆景、古琴等多种形式,展现了非凡的生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和合之美展览


近年来,我市各地还相继举办了《和合·境》摄影展、台州和合文化书法展,市民可以时常打卡各大文博场馆,共享艺术的和合馨香。


大小荧幕两手抓,“和合文化”正推向更广阔的天地。台产歌曲《和合颂》《和合星》《为你而来》等,音乐剧《天台遇仙》、音舞诗《听见·天台》等一批优秀文艺精品,成为传播“和合故事”的重要途径。刘阮遇仙、济公传说、和合工艺“一根藤”闪耀央视舞台。2021年,引进优秀制片人,耗时6年匠心打造的动画电影《济公之神龙降世》登上大荧屏。这部电影先后斩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奖、第18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动画长片奖”提名奖等。


五月未央,《盛世和合》在台州学院首演。“南国天台山水间,和而不同乃天下视野,阴阳抱一水村,山郭情相牵。江山百代青史千年,悟禅得道首推和合二仙……”伴随着空灵的歌声,一首《和合春秋》掀开一场大型合唱展演的序幕。


《盛世和合》演出现场(采访对象提供)


演出以民族绚丽缤纷的音乐语言,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合唱形式变现,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荟萃和合美学的视听盛宴。


这场音乐会凝聚上海、台州两地音乐人的艺术智慧,它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徐坚强担纲作曲,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孙宇行、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叶高峰作词,台州学院行云合唱团、天台女子合唱团演唱倾情演绎。


目前,《盛世和合》在浙江省内开启多地巡演,还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


这曲艺术长歌还唱进今年7月的“2023上海·台州周”,第一次让和合文化走进了上海高校。“台州是和合圣地,在这里,音乐艺术之美必将与山海之城同频,与诗意之地共振,与天地之和相融。”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曹荣瑞评价。


接下来,《盛世和合》又将亮相“2023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届时,国内外宾客将共同领略中国音乐与和合文化的共鸣之美。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从钩沉和合之源到活化和合之用,在台州,和合这篇文章,有着书写不尽的瑰丽新篇。



深一度


一抹永恒的微笑

林立丨文


千百年来,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都在知行合一中探索和合文化,对他们而言,和合文化是无处不在、大象无形的哲学思想、生活实践。


而可爱的老百姓们,对和合的感知更为具体。他们很早就将寒山、拾得两个人物,绘制成圆润可爱的一对童子形象,他们一个手拿荷花,一个手捧木盒。两位童子无论在哪种文艺作品中出现,都是憨态可掬、喜庆洋洋。


和合文化在民间,一直就是如此直白、可爱。寓意吉祥如意、和气生财、百年好合的和合二圣形象,是民间的无字书,是生活的小图腾。可以说,一种文化如果只是传说,或只是学术思想,它没有被百姓代代相传的生命力。


而和合文化在一代代中国人之间延续,衍生出文学、戏曲、音乐、美术、建筑、工艺、武术、商业等等领域的不同作品和成果,和合文化的具体模样早已千姿百态、无所不括。


每次看到“一根藤”工艺作品时,首尾相连的线条所构成的图形,总能让人惊叹工匠的想象力和一双巧手。“一根藤”与和合的关联,是具体的,眼睛所见即是和合的一种模样。但这种具体的图形,在每个人心里唤醒的感受、回忆、领悟是完全不同的。线条是可见的,但线条能勾画的世界是无限的,“一根藤”的框架里,就蕴含了和合的这种“既可见、又无形”的无穷魅力。


作为一个组合型城市,台州土地上出现的和合形态就像“一根藤”一样,不同的线条构成不同的框架,但最终都是首尾相连,凝结成属于台州这座城的和合模样。它可以是一座公园、一家博物馆、一场音乐会,也可以是一个雅集、一次旅行、一场婚礼。


融会贯通是和合,底蕴不变也是和合。和合的样子总是在变,也从来没变。


如果要将和合最精致、最本真的样子拍成一张照片、画成一幅画,那应该只有一个样子——一抹永恒的微笑。




编辑:林立

审核:王佳丽

监制:陈国炎

总监制: 葛昕

评论·15
潮友_RC8R59
来自浙江台州2023年11月2日
和合文化台州骄傲
网友_637049
来自浙江杭州2023年11月2日
和合文化,走向世界
潮友_R8JSZ9
来自浙江杭州2023年11月2日
幸福台州
潮友_B4UE29
来自浙江台州2023年11月2日
和合文化幸福台州
潮友_VWU6W9
来自浙江台州2023年11月2日
涨知识了。
查看更多神评论
推荐专题

和合文化

重磅原创

我说两句…
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