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非遗转化 为幸福生活“加码”
望潮客户端记者 陶子骞 李扬
2023-09-30 08:44阅读


“八八战略”强调发挥人文优势,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壮大文化产业发展,将文化软实力最终转化为经济硬实力。近些年来,天台以非遗助共富,打造文化阵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和合文韵流淌进天台的大街小巷,为群众精神富有和物质富有持续“加码”。



微信截图_20230729230900.png


在“天台红曲酒”省级非遗工坊,一排排的酒缸里,是今年7月酿下的新酒,酿酒师傅时不时路过查看。打开酒缸,以糯米、山泉、红曲、白药制成的酒醅泛出艳红的色泽。酿酒师傅听、嗅、尝、摸,火候到了,便开耙调控,以保证这批红曲酒的质量。


“红曲酒自古知名,如宋代舒岳祥就写过‘天台红酒须银杯,清光秒色相发挥'。”浙江红石梁集团济公家酒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仁委说,“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红曲酒的酿造,在工艺方面下方进行一些创新,也制定了红曲酒的行业标准。”


mmexport1695971158684.jpg


据了解,该公司结合天台文化特色,推出了红曲酒的系列产品,通过电商直播等平台持续推广,每年产量达到5000吨,产值达4000多万元。同时,非遗工坊也通过开展红曲酒酿造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组织技艺培训班等方式,带动了当地农户就业和致富。目前,工坊已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0余人,解决就业超万人。


找准非遗转化“连接点”,不断丰富非遗文化的应用场景,是天台近年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给出的答案。当前,天台县入选了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为全市唯一。2022年,天台县非遗美食、文创、工坊等相关产业共带动收入4000余万元,帮助农民就业超1.2万人。


IMG_20230912_104252.jpg


除此之外,将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则是天台探索的另一个方向。


隶属于天台县三合镇的灵溪景区,正在创建浙江省第七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去年,灵溪古建修缮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推出了一条非遗主题研学路线,将灵水桥、文昌阁、景聚楼、余庆楼、东井堂等古建景点串点成线,并将奚家拳、长狮子、状元游街、垂面等非遗项目穿插其中。在这其中,“灵溪剧本杀”,则是该地活化非遗、发展“年轻态旅游业”的又一步棋。通过剧本杀游戏,游客可以在灵溪的古村穿梭,深入体会当地独特的文化韵味。


“村里年轻人少了,非遗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怎样让非遗能够活化也是我们关注的点。天台县三合镇宣传委员蒋洁介绍,“剧本杀是年轻人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然后灵溪恰好有‘状元游街’等非遗文化项目,刚好可以结合起来。”


IMG_20230912_172924.jpg


为让天台文化进一步走进市民生活,实现古今文化交融发展,近年来,天台县不断强化文化阵地建设,将其作为文化振兴的“精神高地”。在城区,一座座和合书吧、驿站,将市民的生活装点得丰富多彩。城区之外,围绕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天台还罗列推出如干漆夹苎非遗博物馆等乡村博物馆,进一步丰富市民精神生活。


如何让这些文化金名片转化成共富软实力、产业增长点,天台通过‘非遗助力共富’、‘活动丰富生活’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可圈可点!”台州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建军说,“天台的积极探索如何从“盆景”变成“风景”,从“好看”变成“好用”,还需要在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联结、诗意与日常的统筹兼顾、小众与大众的精准营销等方面继续推进,为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文化台州建设、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县域样本。”


微信截图_20230729225306.png





编辑:陶子骞

审核:蔡柳宁

监制:梅其通

我说两句…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