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是和合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合文化是台州城市精神的内在源泉。将和合思想融入司法工作,以人为本、善解能容、和而不同的和合文化理念,正与司法为民、公正的价值追求不谋而合。
近年来,台州两级法院秉承贵和尚中的和合文化精髓,深入挖掘和合文化中的法治元素,以实际行动诠释和合司法理念,打造了一系列具有辨识度的司法实践成果,不断提升群众法律意识,营造健康的法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和合即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台州市两级法院将和合理念融入审判执行的各项工作,在惩治罪犯、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生态治理、维护权威等领域全面发力,为社会公平、正义筑牢坚实堤坝。
有信必复、消解纷争,推动司法办案提质增效是和合。今年上半年,台州法院系统开展了为期两个半月的“春剑”专项行动,剑指涉及民生、中小微企业、信访等执行重点案件,有效保障胜诉当事人的权益兑现。以德树人,落实普法宣传教育,创建平安和谐的法治校园也是和合。今年6月,台州各地法院陆续建成“和·少年”共享法庭,进一步提升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能力,护航少年儿童成长。
台州中院、椒江法院在台州市书生中学联合设立“和·少年”共享法庭
和合即善解能容、能动善治。来自路桥的叶某,因公司合伙人的退出和应收账款无法回笼而暂时陷入经营困境,在当地法院金融“共享法庭”人民调解员的介入下,与银行达成低利率分期还款的续贷方案,避免了因进入诉讼而引发一系列不良效应。法院以司法介入的“等候时间”换取当事人自动履行的“诚信空间”,正是和合文化在司法中的生动映射。
在路桥法院,“和合司法”理念融入金融纠纷化解的每一环节。诉讼前,给予企业宽延时间;审理时,让企业及时回血;执行上,为企业减轻影响;破产中,助企业起死回生。2022年,路桥法院金融“共享法庭”在诉前化解金融纠纷达885件,实现当年金融收案同比下降24.83%。
路桥法院设立金融“共享法庭”,对金融纠纷开展诉前化解。(陈敏 摄)
无讼的精神价值也是和合文化的智慧体现。将无讼理念植入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从而提升诉源治理成效,守护和睦友好关系。天台法院平街法庭就利用乡村调解资源,做好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纠纷诉前调解,从源头上减少诉讼案件。多年来,法庭探索了诉讼+和合、法官+和合、环境+和合、制度+和合的“四个+”模式,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和合司法”理念还提倡和而不同、百花齐放。以“现代化法院建设”为目标,打造“现代化特色法院集群”,全市10家法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司法品牌。例如,椒江法院设立“和美山海环资审判工作室”,建设环境资源纠纷多元共治体系,护航绿色生态发展;临海法院不断深化“一窗受理”工作机制,主动融入县级社会治理大格局;三门法院的“和合·物业共享法庭”,推进了物业纠纷一站式化解。
临海法院“一窗受理”模式
三门法院“和合·物业共享法庭”
实现共居共乐、稳定和融、和合为美的社会氛围,离不开秩序的建立和守护。从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到构建生态环境修复,从田间地头、村居民舍到大街小巷、高楼大厦,都有台州司法服务的身影。
目前,全市共建成“共享法庭”3707个。这些遍布基层、更接地气的共享法庭,聚焦群众所需所求,实现法律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例如,路桥法院金清法庭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以“清·和”解纷,帮助群众就地解决矛盾;温岭法院大溪法庭坚持“以芋润泽,聚溪成河(和)”的和合理念,借助人民调解员、社会工作者等多方力量,化解各类纠纷;三门法院浦坝港法庭打造群众信任的“亲民法庭”,开设以“言行和善、夫妻和鸣、家庭和睦、邻里和融、环境和美、社会和谐”为宗旨的“六和调解室”,实现闭环式诉调程序,获得群众点赞。
照片由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路桥区人民法院提供
编辑:王佳丽
审核:林立
监制:张莉贝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