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日报创刊70周年丨梦想·责任·情怀
2022-12-30 20:128281阅读


01
从一线到“疫”线


望潮客户端记者 张怡


左一为张怡


  12月28日,距离天台“4·28”疫情整整过去8个月。回想起那时的场景,恍如昨日。


  4月28日下午5点,我正在路桥采访,突然接到通知,让我立马赶去天台,参加市里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彼时的我十分天真,以为开完新闻发布会,就可以回家过“五一”假期了。


  一个小时后,我与另一名同事坐上了开往天台的车,开启一线采访与“疫”线采访无缝衔接。这场为期10天的“冒险旅途”,对于当记者还不满周年的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想想,能够经历这种磨炼,是另一种幸运。


  13篇报道,留下了我在那次战“疫”中的印记。


  初到天台,我们被通知,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时间推迟,天台县政府内的所有人员原地待命。4月29日中午12点,在多次推迟时间与更换地点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终于成功召开。与此同时,天台正式封城,车辆与人员只进不出。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迅速谋划报道选题,当即决定采访天台县内物资供应情况与核酸采样情况。


  4月30日晚上11点多,我接到编辑老师电话,说是物资供应稿件中写到的一家商超已经被封。后经多方核实,确定这是一个乌龙事件,稿件得以顺利刊登。


  疫情,让采访的不确定因素急剧增加。5月1日,在经历过汽车抛锚、道路被封、采访被拒等多重挫折后,我的选题依旧没有着落。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急得我饭都吃不下。然而,人总能在困境中激发潜能。


  在朋友圈,我刷到了一条亲戚女儿在家“野炊”的视频,脑子里随即蹦出一个选题:天台居民的居家隔离生活。确定选题后,我发挥自己作为天台“土著”的优势,厚着脸皮在朋友圈“摇人”,最终顺利完成报道。


  在那场战“疫”中,我始终紧扣民生主题,围绕核酸检测、物资供应、药品保障、网课教学、志愿服务等群众关切问题开展报道。


  11月12日早上6点多,我接到电话,“椒江发生疫情,在7点半之前,赶到椒江防疫指挥部……”听到消息,我的困意瞬间消失,立即起床出门。


  经历过天台“4·28”疫情的报道历练后,再次面对疫情报道,我多了一份沉着与底气。


  当天,确认椒江区防疫指挥部不再召开会议后,我走访了附近的几个核酸采样点,采访了数位市民与核酸采样点的工作人员,对椒江区核酸采样情况进行了报道。


  当天晚上,我看到共青团台州市椒江区委员会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区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团干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后,立即与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准备采写椒江青年志愿者参与防疫的报道。


  在确定采访对象时,我尽可能多地选择不同的职业,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采访方式,从医生、交警、学生等多个视角切入,然后回归至他们共同的身份——椒江青年志愿者,展现他们在抗疫一线的青春风采。


  深入一线,见人见事,是报道生动鲜活的关键。多走、多看、多写、多学,望自己早日跨过“新手记者”的门槛。


02
你相信光吗?


望潮客户端记者 李明锦



  儿时,常听大人讲,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当是无冕之王。彼时,对这个神秘似乎也神圣的职业充满好奇,不曾想,已有幸从业多年。


  于我而言,记者,记着,不就是不停地记着么!一回首,似乎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走的路多了,历练几许,沉淀几分,接地气、有温度了;走的路多了,也让我明白,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有无数个瞬间值得铭记。


  常听人说:“你相信光吗?”我们看向自己,看向身边,再看向世界,总有一些人,温暖又坚定,勇敢而善良,像一道光。


  不妨就来讲讲光的故事。


  2021年7月6日上午,临海市头门港海域北洋坝滩涂上,12头瓜头鲸集体搁浅。我接到了任务,去现场。


  “大鱼”搁浅,全民救援。在我采写的《盼“大鱼”回家了都能好好的——平民救鲸微记录》里,记录了打电话报警的左小东说自己有幸成了第一批“救援队员”,也记录了参与救鲸的“呛心呛”的村民……


  何其有幸,能和他们坐下来聊聊天。


  那时,一个记者要做的事情是聆听和记录,再通过文字、画面把整件事情客观、如实地说明白。缓过神来,才发现,写稿子时的克制也让自己苦恼,他们平凡,又如此令人动容,为什么不多用些充满“感情色彩”的词汇?为什么不在这盆菜里多加点佐料?


  我想,基于一个记者的基本操守,我必须冷静,有时甚至“冷血”。但每每想起说着自己“呛心呛”的村民,仍然感动。


  后来,这些救鲸的人们获得了2021年度“浙江好人”提名。当然,他们自始至终都不在乎是否提名,是否上榜。在后续的采访中,他们告诉我,救鲸的善举被“夸大”了,在那个环境下,面对自然生灵生命垂危,他们自当竭尽所能,参与救援。


  这是他们面对记者的真实回答,也是他们面对自然生灵给予的善良。你说,他们不正是一道光吗?


  我又想起一个人,他叫苗迪,在深夜支起小摊,升腾起人间烟火。如他这般,通常有个全国统一的称谓——小贩,当然,他们通常也都被人们称作“老板”,我和这个小贩自然也是通过一句“老板”认识的。


  “老板,炒面两碗。”吃了好几个晚上的炒面、炒饭、炒河粉,我把他写作午夜“厨神”,在报纸、客户端刊出。希望有更多人关注这些给城市的夜晚带来一丝暖意的人们。


  如他这般的,靠勤劳在生活夹缝中努力,在城市角落的烟火中支起一个个家庭。他们何尝不是一道光。


  《明天更漫长》是一首歌,窦唯唱的。我把这首歌名用在了一个女人身上,她叫崔芳丽。


  因为一段在丈夫病床前跳舞的视频,她“火”遍网络。这一“火”,却让她承受网络上不明所以的谩骂。她很委屈。


  当然“剧情”很快反转,误会消除,她的生活重归平静,只是依然漫长。


  在后来的采访中,她表现出的镇定、乐观和坚强,让我颇为震惊。这个跳舞的女人,几乎承载了家庭所有的不幸。但在她眼里,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当命运扼住咽喉,她没有,也不会低头。


  她,难道不是一道光吗?


  “冬眠已经结束,迎来了新的一年。我就立个flag吧,好好锻炼,天天向上。”这是那个渴望像风一样自由的大男孩何华杰抖音账号里的一段话。高位截瘫的残疾人、短视频博主、阳光男孩、励志青年……这些是他身上的标签。


  因为一段借助外骨骼机器人边走边唱的网络视频,何华杰走进大众视野。视频里,他唱着“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歌声不似原唱许巍沧桑,在他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和治愈的歌声里,没有忧伤,没有惆怅;但,绑在身上的机器以及缓慢走动的样子无不在告诉人们,这个男孩曾经遭受的苦难。


  我在稿子里这样描述,他哭过,痛过,迷茫过,也绝望过,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着不知何去何从……现在的何华杰变得比以前更加忙碌,如果说从前他拥有健康,那现在他的人生则收获了更多。


  ……


  关于光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我还是会时常问自己:“你相信光吗?”


03
新闻在前方,我在路上


望潮客户端记者 施亚萍



  记者,到底是怎样的?以前,在外人眼中,记者工作挺风光的;家人眼中,记者很忙;朋友眼中,约饭难约,经常放鸽子。现在,大家的印象是:记者挺辛苦的。是的,这是一份挺辛苦的工作,是一份需要情怀的工作。


  工作十多来年,我到台州各地采访过,去汶川采访过援川的交警和援建的工作人员,去深圳采访过爱心妈妈罗雪华收养的女儿小陆陆做手术,去青岛采访过“他山之石”;我还暗访过买卖驾照、“老千”麻将桌,采访过市立医院医生割喉案,晚上10点多去过命案现场,也曾接到过威胁的电话等。


  我想分享三个采访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最远的一次采访。


  2008年,汶川地震7个月后,《台州晚报》和市红十字会联合募捐了一批物资送往青川,我被派往青川采访。


  当时,我先坐飞机到西安,再从西安乘火车到广元。在西安火车站时手机差点被偷。买到的是晚上的无座票,我一个人坐火车一晚上不敢睡。到了广元后,再坐车去青川,又花了半天时间。青川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因为交通不便,我到了,可募捐的物资还在途中,那总不能白跑一趟吧?


  采访计划只能临时改变。对于当时还是新手记者的我来说,是一个考验。在同事的帮忙下,我联系上了援川交警。采访结束之后,我又联系上台州援建指挥部,再一个人跑到沙洲镇采访。可以说,一路非常坎坷。


  采访时,我跟着他们同吃同住在板房里,坐船去采访,爬山去采访,记录下不少感动的故事。也正是这一次采访,让我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得到了锻炼。


  第二个故事是时间最久的一次采访。


  2011年8月,爱心妈妈罗雪华收养的女儿小陆陆去广州南方医院动手术,我跟着全程记录。因为一个人要采写了三个版面的稿件,拍照、写稿,对我来说压力很大,采访医生、爱心企业家等,从早到晚一刻不敢松懈,晚上10点多交稿后才算松了一口气。


  其实,接触罗雪华是2007年开始的,一开始是同事采访,后来我接手了。2012年,小陆陆出院;2013年,小陆陆重返学校;2016年,《台州晚报》发起全城寻找代言人活动,再一次采访这一对母女。这算是我采访生涯中最久的一次采访,从小学到初中,记录了一个小女孩的成长,记录了台州的爱心故事。


  第三个故事是100个普通人的故事。


  台州晚报有一个悦读周刊,其中一个版面就是报道不同的人物故事。从2018年推出到现在,我粗略统计,采访了100多个人物,如收养700多条流浪犬的王惠萍、8年坚持给孩子送餐的网红妈妈、95后女卡车司机、热播剧《理想之城》的编剧周唯、世界上跑得最远的“独脚潘”、从学渣到学霸的终身教授陈虹宇等。


  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他们身上的善良或坚韧,都在闪闪发光。记者被称为时代风云的记录者,但我更愿意成为一个参与者,感受别人的故事,记录别人的故事,通过这些人的故事,给别人带去一些温暖和思考,哪怕是微小的光亮。


  我很感谢记者这个职业,在工作的同时,接触到不同行业的人,接触新鲜的事物,记录了很多的人生瞬间,不断增加生活的厚度,感知幸福。新闻在前方,我们在路上,希望我们不管再过多少年,都能不忘新闻初心。


04
“小事小情”的力量


望潮客户端记者 王依妮



  2018年,我大学毕业,成为《台州日报》经济新闻部的记者,至今,已匆匆四年。


  入职后,部室主任林学富把我和另一位新同事叫到办公室,建议我们多写、多跑,在采写报道时要学会积累,多思考读者所关心的问题,有吃不准的题材就多问多学,他随时欢迎。林主任的一番话给了我很大鼓励,这也成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一课”。


  初入行,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新闻每时每刻都有,非科班出身的我,切实感受到跨过这道“门槛”的艰辛。记得2019年3月,我参加市金融办组织的科创板上市座谈会,到场的拟科创板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中有一家医药企业,在企业负责人提问环节,提到许多专业术语。会后,似懂非懂的我反复听采访录音,再根据谐音去网上检索,对照采访本修改整理、消化已有的素材,终于“真相大白”。都说记者要做“杂家”,这便是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的一个小小截面。


  同年,“好产品 台州造”大型系列服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何台州智能马桶产业和泵业少有合作关系?一次产业对接会后,这个问题充分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它没有直接的答案,需要记者以“深观察”求真、求解。


  在采访前,我花大量时间做了采访提纲,接下去的几天,我紧锣密鼓地采访了行业协会以及各家企业负责人。


  时任浙江大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的韩元平先生,对这个问题也非常关注。一个周末的早晨,他特意驱车赶来受访,令我颇感意外惊喜。采访者和受访者都希望以报道为产业发声,大家的劲往一处使,让这次采访尤为顺利。之后,我将所见所闻所感付诸文字,这篇报道也拿下了市级新闻奖。


  最开始想做记者,并将其作为我的第一份职业,纯粹是喜欢和文字打交道。而今,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我切身体会到,做记者,时时刻刻需要与人打交道,仅靠情怀和理想远远不够,用心跑线、深入挖掘才是职业真谛。


  2020年4月,我到台州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首席护士许婷婷的家中采访。那一年,许婷婷作为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奔赴一线。说到感人处,其母在一旁心疼地落泪。中途,邻居阿婆上门拜访,她的只言片语,也透露出生活中对许婷婷的认可。作为跑线记者,我被这些真实又细腻的“碎片”深深打动了。人与人的相互认知,常常由许多个有血有肉的侧面拼凑而成,看到的面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更为完整、真实地还原出具象的人,这也是到场采访才能领略的魅力。


  跟进白水洋镇系列文体活动,常常是在周末一早举行,考虑车程,我常需要早上五点左右从家中出发,有时提前赶到现场,随手摄录精彩花絮,如今,我也成了户外活动的参与者;参与“问道长三角·走浙十城”重大主题报道,我两次走出台州,在温州、金华、绍兴等地留下了采访足迹,在绍兴大禹岭,我还当了一回出镜记者;跟着渔业部门出海巡航,从最开始会晕船,到现在能在甲板上站立,举着手机录像……。


  文者,贯道之器也。跑经济新闻的记者,报道领域很广,可以宏观到行业发展,也可以细微到老百姓的“菜篮子”,通过普通人的幸福生活,折射社会发展亮点,报道广大读者有共鸣、看得懂的好新闻。在信息爆炸性增长的时代,新闻工作者肩上的担子也前所未有的重,作为民意的“晴雨表”,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都包含着立场、观点和态度,需要我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当记者,都是写别人的故事,写自己很难,“小事小情”太多。在这条一往无前的路上,我始终心存感恩,每位领导、同事,每位采访对象,他们都是我成长的指导老师。


05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望潮客户端记者 单露娟


右一为单露娟


  2017年1月至今,我在新闻行业已经工作6年。这些年,我的足迹遍布台州各县(市、区),采写过数百篇大大小小的稿件,体会到记者职业的艰辛,也收获了成长。


  作为文化新闻部的记者,我接触最多的是人物通讯稿、文化快讯以及对当下时事热点的深度报道。我知道要写好一篇稿子,好的文笔固然重要,更离不开记者本身的勤奋和努力。


  我分享两次印象深刻的采访经历。


  2018年3月,台州的一名考古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消息——临海市牛头山水库库区的一个峡谷里有远古岩画。奔走在文化线,我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是不是真的?实地探探不就清楚。


  在对方的带领下,我和部门的一个老师驱车从椒江赶到牛头山库区。这还不是终点,我们又往库区深处徒步近四十分钟,才在一处山脚下看到了掩埋在杂草丛中的岩石一角。因为多年来乏人问津,此岩石大部分岩体掩盖在泥土底下。经过清理,这块长约2米、宽约1.5米的刻有图案的岩石露了出来。


  岩石上的图案多样,排列密集,由多个“田”字格形、人物形、鱼骨形等符号组成。它们线条流畅,笔划粗犷有力,线条仍有1厘米粗、0.3厘米深。


  当天,临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彭连生也一起参与考察,并拍摄了影像资料。之后,他与省里专家探讨、鉴定此处岩画年代,保守估计是距今3000-40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


  鉴于此处岩画周围曾有古村落和古寺庙,山地上可找到宋明时期的砖、瓦、瓷器等残片。它还与小芝峙山头遗址(8500年前)相距不到10公里。彭连生表示,根据周边环境推测,这些岩画的年代早于4000年前也是极有可能的。


  对于这个发现,我很兴奋,回来后,立马写下《临海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岩画,估计距今三四千年》一文。


  这篇稿子刊登后,社会反响热烈。后续又有考古爱好者提供了线索,三门、仙居多地也发现了类似古岩画。我一一探访。


  这些岩画多在山林草木茂盛处,探访途中,我穿上长袖长裤,裸露在外的脚踝和手还是被蚊子咬出了很多包。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开心。我的报道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古岩画,也为专家们进一步研究台州岩画提供了依据。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2020年。


  那年8月,我接到一个采访任务,为“台州百匠探寻”栏目供稿,寻访一名老鼓匠的故事。


  经过了解,我得知在临海市邵家渡街道枧桥董村,家家户户制鼓成为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做鼓,不仅是邵家渡人谋生养家的手段,更有传统工艺的传承。于是,我将采访对象的目标缩小在这个村子里。


  许是运气好,9月初我开车路过这个村,刚好看到有一户人家正在门口制鼓。表明来意,对方欣然接受采访。


  制作一面邵家渡鼓包含10多道工序,几乎全靠手工完成。每一道工序都是极重的体力活,又极具技术含量。当天,鼓匠董仁多和侄子忙活了一下午也只拼好了鼓身,接下来还有打磨、蒙皮、批腻子等众多环节。


  经过一下午的采访,我对董仁多的故事已经了解得差不多。如果为了省事,此时,我可以结束采访,回去写稿。但是,为了能够更加详细、生动地描绘出老人制鼓的过程,深入了解这项民间工艺,我决定继续追踪采访。


  那一个月,我多次往返于椒江临海两地,最终见证了一个直径两米多的大鼓从无到有的过程,感受到邵家渡鼓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写下《董仁多:鼓声铿锵》一文。这篇稿子获得了领导跟同事的肯定。


  这些经历让我知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必须脚下有泥、心中有光。未来,我也会坚守在每一个新闻现场,记录下真相,串联起情感,讲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台州故事。


06
一路前行,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望潮客户端记者 泮永翔


左一为泮永翔


  至今,我还是忘不了2016年12月底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在温州的大罗山下,我接到电话,“恭喜你,被台州日报社录取!”电话那头,是胡津蓉老师温和的声音。2017年1月9日,我来单位报到,办理入职手续,领取相关物品。


  诸事办妥已是黄昏,在夕阳的余晖里步出大院,我看到一树桂花怒放,带着一片芬芳。桂香萦绕中,我与台报的故事开始了。


  人生的历程是从无数个第一次开始的,职业生涯也概莫能外。第一次采访、第一次写稿、第一次被毙稿、第一次去跟市领导、第一次参与重大主题报道、第一次参加两会、第一次遭遇突发新闻……诸多的第一次让我深深体会到:在新闻的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只有靠不断锤炼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2018年的一个夏天,一封举报信几经辗转,来到我手上。信上说,一家开在水库旁边的采石场对附近的村庄村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希望媒体去监督一下。接到任务的我直奔现场,跟村民一起实地查看,挨家挨户实地调研。


  采访时,有位老婆婆一直拉着我的手说,“你多待一会儿,多看一下,帮我们一下。”这位老人家是该村受影响最严重的一户,房屋玻璃震碎,房梁开裂,房门下坠。


  村民投诉无果,媒体成为他们的一根稻草。我以前总是不明白,“铁肩担道义”,到底担的是什么道义?在那一刻,在老婆婆紧紧拉住我手不放时,我似乎有了答案。


  监督有了成效,当地领导亲自过问,暗访、明查,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后来,老人的儿子打来电话表示感谢。那一刻,我明白了“记者”两个字的分量。


  记忆尤深的采访故事有很多。远赴汕尾采访好青年翁佳浩,我们是浙江唯一一家抵达现场的新闻单位,采制作品成为媒体通稿。采写的“教坛常青树”郑青岳、“海岛老百花”黄再青等新闻作品,得到市委主要领导和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的批示……我始终坚信,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希望与理想在坚守,不断激励着我奔向更远的前方。


  这几年,传媒语境已经从传统媒体向融媒体、全媒体转变。经历两年半的纸媒锻炼后,我也转岗到新媒体部门,开始全媒体采编生涯。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椒江多个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我租住的小区也在其中。因为客户端编辑人数少,值班压力大,为了不影响正常运行,那段时间,我索性住在单位,跟部室同事一起确保台州新闻客户端的正常发布。


  同样是疫情,今年天台、椒江、三门等地出现散发,由我们承担运营的“台州发布”公众号需要第一时间发布通告。但是通告的初稿往往都是凌晨一两点钟才到,为了确保发布不出错,我和同事搭班成立“通宵达旦值班组”,从编辑初稿到预览送审,最后到正式发布,一套流程下来,东方已露鱼肚白。等到发布发出,还要抓紧编辑客户端稿件,推送完毕之后才能休息上几个小时,继续第二天的工作。


  有人问,这样做累不累?说不累,肯定是骗人的。但是,当看到10万+、50万+,甚至是100万+的推文在我们手中诞生时,当看到我们的工作得到群众、领导们的认可时,“累并快乐着”。


  大船应势争流,水手更需奋楫。当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变革,面对各种挑战,惟有初心和使命不能改变。一个新闻人应该有自己的新闻理想和追求,永远保持一颗对新闻事业的火热之心,怀揣梦想与热爱,永不停步。


07
认真,是最实用的技巧


望潮客户端记者 崔旭川


左一为崔旭川


  11月初,我接到采访任务:报道黄岩区南城街道共富工坊工作。


  接到任务的第一反应,我觉得这是一次有难度的采写。当下,全市各地共富工坊工作开展如火如荼,不乏典型事例见诸报端。经过一阶段的密集报道之后,虽偶有亮点,却少有新闻性突出、足够分量的稿子。


  但任务已经揽下,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采访之前,我首先翻看了日报近两个月内共富工坊的相关报道,尤其是在一版呈现的内容。这让我对近阶段全市范围内相关报道有了全面了解,方便在采访中将重复的、缺乏新闻价值的报道信息筛选掉,避免作采访“无用功”。


  做了一定准备后,11月7日,我前往黄岩区南城街道。


  一见面,南城街道宣传委员黄伟便热情地介绍当地的特色,从文化传承到重点产业。想到自己是“怀揣任务”而来,我赶紧把话题拉回到共富工坊上,请他介绍街道在共富工坊工作上的亮点。


  黄伟介绍,南城街道的小橘灯共富工坊位于方山下村,9月建成,运行一月有余,吸纳附近村民20余人。


  “方山下村去年入选浙江省第三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因此,该村目前是个拆迁村。共富工坊就设在过渡房内。”黄伟说。


  听到这里,我心里一喜:这不就是新闻点吗?


  一方面,过渡安置房只用来给村民短期过渡居住,鲜有街道、村居为过渡村民“找事做”,新闻性有了;另一方面,从现实角度考量,拆迁过程中,选择暂时栖身过渡房的村民,多以老人或经济条件不佳的群体为主,共富工坊为他们而设,更彰显“共富”的真正意义,这样一篇报道,传递正能量的社会价值也有了。


  心中选定目标,于是,我围绕方山下村的“小橘灯”展开了一系列提问。我们的交谈地点也从黄伟的办公室换到了会议室,街道组织委员、工办工作人员也都参与进来讨论。


  从方山下村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到整村拆迁的安置政策等,再从这一共富工坊的初创想法、涉及的相关人物、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困难等,我把和共富工坊相关的、看似无关的内容都问了个遍。


  多年的采访经历告诉我,将采访做得细致再细致,总没有错。有了充足的采访素材,写稿才不会捉襟见肘。这也是“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的另一种诠释吧。


  在街道了解完情况后,我与街道工作人员一起,在方山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童德华的带领下,来到方山下村过渡房小区,实地走访共富工坊。


  到了现场,在会议室里听到的内容瞬间清晰具体了起来。进小区的第一幢两层小楼,正门口就挂着“小橘灯共富工坊”招牌。一楼大厅内,正张罗着安装烟雾报警器,数十把竹篾小椅略显凌乱地放着——这也印证了工坊确实投用不久,一些设施还在逐步完善中。


  除了实地走访场地,另一项重要的工作也不能丢,采访在工坊中务工的村民。部分务工村民就居住在相邻的过渡房内,采访完成得还算轻松。


  就这样,在经历前期充分准备、全面了解素材、现场实地采访三个环节后,11月8日,日报头版报眼刊发《安居更“乐业”》一稿,记录了位于黄岩区南城街道的我市首家过渡房共富工坊的故事。文章刊出后,被新华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等多家媒体转载。


  这是我一次普通的基层一线采访经历,也体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做好新闻,认真对待,往往是最实用的技巧。”


  想必,这也是所有一线奔走记者的共同心声吧。



08
民生记者“卖橘”记


望潮客户端记者 张梦祥



  如果问我,从业四年,留下了哪些印象深刻的稿子,最深的当然还是2021年1月,帮助天台果农销售被冻伤的砂糖橘的报道。将近一周的连续报道,最终成功售出50万余斤砂糖橘。


  2021年1月4日,天台县坦头镇的宣传干事联系我,说受寒潮影响,当地果农邱小平种植的200亩、共计130万斤砂糖橘一夜受冻,希望媒体帮帮忙,尽可能挽回些损失。


  怎么说呢,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心里是有悲有喜。我既为果农的遭遇感到叹息,又欣喜于可以奔赴职业初衷——为民发声。


  第二天一早,我与实习生一道,早早赶赴邱小平的果园。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忙,又很愁。邱小平一直忙着招呼前来帮忙的邻居、志愿者,还有热心市民。趁着间隙,他带我们看了一下果园受损的大致情况。被掀起的塑料薄膜、枯黄的橘树叶子、满地的砂糖橘……这些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结束采访后,我们立马返回单位,第一时间将稿件写出并编发APP,得到了不少读者的关注。


  1月6日晚上9点,我再次联络上邱小平,询问砂糖橘销售进展。他还是很忙,不过语气少了一些焦虑。


  “感谢台州日报民生新闻热线的报道,今天自发来采摘、购买的市民就有千人以上,一天卖了几万斤。”听到邱小平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惊讶于原来我们的报道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号召这么多热心市民。于是,我又连夜写了一篇后续稿件,报道当天的情况。这篇稿件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不少同事及读者的转发。


  这组稿件引起了市供销社的关注。在市供销社的帮助下,不少爱心企业以及批发市场纷纷施以援手,帮助其在短时间内打通销路。


  得知爱心企业要去邱小平的果园运第一批货,1月7日,我与同事陶子骞再度赶赴天台一起拍摄视频。因当时预产期在即,出发前,我告诉他,若是我在采访中途出现产前征兆,还要请他送我到医院,待产包就放在车子的后备厢。


  回想起来,那天真的很冷,路边一户人家的水管被冻裂,流到路面上的水冻得结结实实。我虽然穿了羽绒服,还是抵不过冷风钻缝的酸爽。几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后,我们的手已经冻得通红,吹了近10分钟暖风才得以缓解。庆幸的是,采访很顺利,当天的销量也同样令人欣喜。一天售出20余万斤!


  好消息接踵而来。1月8日晚,我再次联系上邱小平,他告诉我,方方面面加起来,三天大概卖了50万斤。我们都很兴奋,顺势策划了近一个版的报道内容。考虑到我接连几天奔波,有些精力不足,同事章浩和谷尚辉主动加入,放弃周末去天台继续采访。


  考虑到砂糖橘的口感已不再适合销售,邱小平决定停止销售受冻的砂糖橘。1月11日,民生新闻版面以大篇幅报道砂糖橘的后续故事,这一连续报道也就此落幕。


  我很感恩,遇到这么好的工作平台,让我有机会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有需要的人。星河灿烂,我仍在追梦路上。



编辑:黄莎莎

审核:王媛媛

监制:包建永

总监制:胡文雄


我说两句…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