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日报创刊70周年丨听老报人讲过去的事情
2022-12-30 20:111.2万+阅读


  读老报人的故事,仿佛翻开一叠老报纸。


  林维横、周济民、高雷达三位台州日报老报人,分别讲述了他们的办报经历。尽管那是数十年前的往事,我们这些后生晚辈听来,依然倍感亲切。


  老报人们严谨、敬业、执著的职业精神,也为当代的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当年,人们读报而知天下事,如今人们有多种获知信息的渠道。世界在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的情怀。


  《台州日报》迎来创刊70周年之际,祝老报人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林维横:新闻工作是条苦路,但我乐此不疲
望潮客户端记者吴世渊  文/摄



  1984年,林维横经历了人生中的重要转折。这年2月初,刚刚走马上任的台州报筹备组组长卢秀灿主动找到他:“你愿意到报社工作吗?”“我愿意。”林维横不假思索,回答很干脆。


  当时,林维横正在地委办公室当秘书,工作顺风顺水,为何甘愿到报社抓格子吃苦呢?林维横回忆,一是眼前这位温文尔雅的“老总”,有学问,好相处;二是他早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


  林维横,1949年出生,1966届温岭中学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1973年退伍后,他在温岭当地公社当文书。工作之余,就是采写新闻,曾两次参加县里举办的骨干通讯员培训班。


  他身在农村,深深感到那时农民兄弟太穷太苦了。于是,他采访了“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员收入”的稿子。当时,“四人帮”虽然被打倒,十一届三中全会刚闭幕不久,但反动谬论还有影响,人们心有余悸,谈富色变。有人说,采访让农民富起来的稿子,有风险。但林维横相信,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没有错。


  果然,浙江日报在1979年1月15日第一版“让农民富起来”的通栏大标题下,并加编者按语,其中采用了林维横这篇稿子。对他而言,这是一种的鼓励。他也认识到,写新闻要有敏感性、前瞻性、提前量。从此,只要一有空闲,他就跑到田间地头采访,所写的近百篇新闻作品,时常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浙江日报、省电台等媒体采用。即便调到地办当秘书,他也从未停止过写新闻。


  正因为林维横对新闻这份执着与情怀,组织才将他从公社调到地办,又从地办调到报社,参与《台州报》的筹备工作。


  “当时,报社筹备组设在一套宿舍里,里头空空如也。”林维横回忆,“于是我到行署办行政科打了借条,从仓库里搬了几张旧桌椅来。”卢秀灿暂时让他在办公室工作,主要精力协助总编辑引进人才。


  卢秀灿是老报人,他告诉林维横,办好报纸,关键在人才。办报是苦差事,按部就班,八小时工作制是写不出好稿子、办不成报纸的,要向愿意来报社工作,又符合办报素质水平的人讲明:要有吃苦受累的心理准备,待遇与机关干部一样,不多发也不少发。


  卢秀灿这一招高明,以后陆续进入报社的“志愿兵”,不分白天、黑夜,工作日还是休息日,由于心理有了准备,从早上鸡叫到深夜狗叫,大家都无怨无悔,辛勤笔耕,服务于这张报纸。1984年9月1日,《台州报》正式复刊;1986年1月1日,改刊为《台州日报》。


  在报社,林维横先后担任总编办副主任、主任,负责第一版《群言堂》专栏的编辑工作。到1990年10月,他担任报社党委委员、纪检组长、编委委员,除了分管夜编部、政教部工作,审阅签发第三版稿件外,仍然兼任着《群言堂》编辑。


  新闻小言论,兼具政论和杂文的特点,以三四百字的篇幅,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表明态度和见解,虽然短小精悍,但往往能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自复刊以来,《台州日报》就十分重视小言论,经过多年的经营,俨然形成了一个品牌,很受读者的欢迎。


  林维横为《群言堂》专栏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秉承“既要用红笔,也要用蓝笔”的原则:“用红笔”,就是尽心尽责修改别人的稿件,做好编辑工作;“用蓝笔”,就是亲力亲为,自己动手写文章。几十年的新闻工作生涯,坚持既编又写,且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如他撰写的《来而不往亦有理》小言论,文中写到有些领导干部在“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心理状态和处事方法下,你请我,我请你,互相攀比,层层加码,欲罢不能,不少公款就这样在礼尚往来中被干掉了,通篇写有“十分重要”“非常必要”之类的大道理,也没有“坚决刹住”“严肃查处”这类板起面孔训人、措词激烈的语言,却较好地论证了“来而不往亦有理”的这个论点,此稿被《人民日报》一版“今日谈”转载,被评为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


  在写作实践中,林维横以为要使小言论有新意,打得吃,要围绕“新”字做文章,即问题提得新,角度选得巧,观念更新快,道理阐述深,语言编得精。


  在编发小言论的过程中,对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林维横做到了敢写、敢编、敢发。他撰写的《争权力与争出力》的小言论,就以交通监理部门与农机监理部门为了争一笔收入,争着要拖拉机的发证权,搞得农机专业户苦不堪言、无所适从为由头,该文后被《瞭望》杂志等采用。省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召开会议研究,并发出红头号文件做了规范。一则小言论,有时也能推动社会进步。又如,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林维横编发了一位通讯员撰写的《枪打缩头鸟》的小言论,鼓励敢闯敢拼的干部、职工,投身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


  为了使小言论专栏稿源丰富,林维横还发动报社采编人员积极参与,并发掘一批优秀通讯员,形成了采编、通讯员两个写作梯队,连外地的作者都有来稿。好稿因此纷至沓来,如张式庭撰写的《莫当走读官》小言论获省新闻奖一等奖,时任总编辑池福林撰写的《开发区的重点是“发”》的小言论被人民日报一版《今日谈》中转载,也获省新闻奖。


  《新闻出版报》曾称赞《群言堂》专栏“小言论做出大文章”“二月鲜花,别具魅力。”在《台州日报》复刊十周年之际,浙江省记协发来贺信称:“她坚持党报的言论写作,并以短小精悍,寓意隽永的小言论见长,在增强报纸版面思辨色彩的同时,也为省内外同行称赞、赞赏。”


  1993年,林维横的100多篇小言论汇编成《新闻小言论集》,由中国出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解放日报》原总编辑王维欣然为该书作序。


  回顾在报社的工作经历,林维横说自己学历低,先天不足,只好用后天的勤奋刻苦来弥补,他的业余时间,都在读书、写作、编稿中度过。有压力,就有动力,再有实力,林维横曾被评为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台州市首届劳动模范。


  新闻工作是一条苦路,但苦中有乐,乐此不疲。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曾送给林维横一幅亲笔墨宝:“求索”两字。“正是这无悔的选择和执着的追求,使我一步一步迈向不熟悉的未知领域,”林维横说。


创刊初心为大众
周济民/文



  《台州日报》原名《台州大众》,1953年元旦创刊,至今已有70年了。那时我在台州印刷厂当工人,曾经为印刷《台州大众》拣过字、排过版,有幸见证台州解放后第一张第一期报纸的出版情景。


  解放初期,百废俱兴,办报条件比较困难,报社设在临海城关只有7间破旧平房的紫阳宫。编辑部有22位同志,他们虽然没有办报经验,但都是从地区机关挑选出来的优秀青年干部,有文化,又勤奋,不怕苦,边干边学,很快掌握了新闻出版工作规律。


  当时台州交通不便,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没有乡村公路,记者出外采访,大都是步行,顶风冒雨,不分昼夜,哪里有新闻就往哪里跑。编辑同志在办公室专心伏案写作,修改通讯员来稿,还兼做校对、电讯、财务工作,从大清早忙到深夜。他们编写的稿子清清楚楚,文字端端正正,修改后的稿件、用收音机耳听手记新华社的电讯稿,都重新抄一遍,怕排字工人看不清,避免报纸出差错。


  当时报纸印刷设备也很简陋,用的是古老活字版。一张四开小报,4个版面,2万字上下,全靠我们5位排字工人一个个铅字排起来,要费半天时间。报纸首次印刷1万份,全凭一台脚踏四开机印刷,要印一个晚上。


  创刊号排版那天下午,印刷厂里非常热闹,地委宣传部部长兼报社社长王健英、总编辑唐洪恩、编辑陈幼樵等同志都来到排字车间。王社长看到排版台上的《台州大众》报头锌版时,对我们说:“‘台州大众’这四个报头字,是地委请华东地区宣传部部长、全国著名书法家舒同写的,为了长期使用印刷,我们在上海印刷材料公司那里制作了锌版,很珍贵,希望大家小心保管。”王健英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询问我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在场同志都说困难可以克服,没有问题。


  但我说有个问题要问。王社长一听马上说:“什么问题?尽管说。”我说:“请问王健英同志(解放初尽管职位多高都称同志),我们的报纸为什么叫《台州大众》呢?”他笑道:“小周同志问得好!大众就是人民大众呗,我们的《台州大众》是台州地委机关报,党的喉舌,为台州大众服务。”我明白了,好像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课。“为台州大众服务”这句话,一直铭记在我心里。2003年元旦,老编辑陈幼樵从杭州来台州参加《台州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活动时曾问我:“还记得为什么叫《台州大众》吗?”我脱口而出:“记忆犹新!”


  我还清楚记得:70年前印刷创刊号那天中午,我们刚下班回家吃饭,一听到门卫在喊:“编辑部的稿子送来了!”大家好像战场上的战士听到冲锋号一样,立即回头跑进车间要去拣字。厂领导拦住我们,劝大家回家去吃饭,但我们坚决不走,我的师傅说:“志愿军黄继光、邱少云为抗美援朝献出了生命,我们为《台州大众》少吃一餐又何妨。”领导只得将饭送到车间。


  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又开展劳动竞赛,原来每小时拣1200字,好多同志那天每小时拣了1500字,一个版的拣字时间缩短了半小时。我们提早拣好字拼好版,编辑同志紧跟校对,总编辑当场审核清样,一环紧扣一环。印刷车间师傅看见总编辑清了样,立即将版子端去,推上机器,上好油墨,滚筒一转,先正面再反面,第一张《台州大众》就印了出来。唐洪恩总编辑、陈幼樵编辑、印刷厂方厂长一直站在印刷机旁等候。方厂长原是解放军女战士,视办报为打仗,调兵遣将,严密部署,只许胜,不言败。她从印刷机上拿起首张《台州大众》,先扫视了一遍,发现墨色不够均匀,文字不够清晰,马上与师傅研究调整,待调整好后交给总编辑。总编辑也很谨慎,发稿前已看了稿子,清样时又看了一遍,报纸印了出来后把所有大小标题再看一遍,然后派陈幼樵编辑送给地委领导审阅。


  地委书记杨心培对创办《台州大众》报非常重视,他在元旦前夕地委专门为《台州大众》创刊召开的机关干部、工农代表和通讯员一千多人大会上,要求台州各级党组织积极支持办好党报。他还说:“办好《台州大众》报,是适应将要到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提高干部水平,带领广大党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70年前的元旦早晨,邮局投递员把《台州大众》送到千家万户,读者如获至宝;台州街头的阅报栏前挤满了人,台州人争看《台州大众》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天下大事。


  70年来,《台州日报》从小报变大报,单色报变彩色报,走进千家万户,全心全意为台州大众服务,成为全国一流的地市报,《正气歌》等优秀栏目载入《中国新闻年鉴》。


我的“编辑部故事”
高雷达/文



  三十多年前,我在日记里写下这么一段话——


  进报社,当记者,我能行吗?少年时向往,没料在边疆修路十年后,转来转去,转入此门中。走出括苍山,看满天星斗,那远赴边陲的画面一帧帧闪过 : 荒凉戈壁,辽阔草原,广袤森林……唯独没有编织过理想实现的场景。今日几乎一刹那,眼前豁然开朗,全新的生活图卷次第展开。趁年纪尚轻,多干点吧!


  1985年,《台州日报》复刊初期。我的“编辑部故事”由此开头。


记忆中的“原始”场景


  我走进临海一座小山下的小院子,上楼报到。卢秀灿总编问:“你愿意当记者吗?”我说当然愿意。一切恍如梦中。卢总简明扼要介绍报社情况,强调责任两字。立即上岗。办公桌上有封信,写明我收,拆开一看,是稿件从温岭寄来。它竟在我上岗前到达。


  此刻报社才二十来人。采、写、编、印的特色,如今回头看不妨以“原始状态”形容。不说印刷厂将铅字一个一个排成文章,不说各地寄发的稿件路上要走好几天,也不说那台机器接收电讯稿吐出长纸条要剪断拼接……单说办公桌上的物件吧,稿签是一张小白纸,编发时用曲别针固定在原稿上。没人想到日后会有电脑编辑和激光照排。收发室日日送信来,有的字迹潦草,有的经过修改嫌乱,我就一一誊清,“业精于勤,用心琢磨”是座右铭。为此,卢总在会上三番五次表扬。年终我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直到退休,先进荣誉没有空缺过。


  我和好几位同事参加电大学习,为期三年不脱产。组织寄予厚望。


  多年过来,我只是付出一点认真,业绩不如许多同行,报社就给了十分鼓励,令人感恩在心。


跑出去抓活鱼


  我们采编合一,既是编辑又是记者。有一天经济组副组长对我说:“写点有分量的文章,外面有眼睛看着呢!”原来,他听见社会上有同行在议论:“这名不见经传的人,怎么突然冒出来当记者?”他又说,写出有分量、可读性强的文章,才能加深读者记忆,然后大家一看到名字就会习惯性地关注。凑巧,编发稿件时,组长也说,你别老坐办公室,要挤时间出去跑,抓活鱼。我想是啊,记者是活跃分子,怎能傻乎乎地守摊。所谓活鱼,就是鲜活新闻。


  去哪儿找线索?已经采访过银行、工商局等,得到的大多是资料性东西,活鱼可遇而不可求。我先选择去黄岩富山乡,零距离观察了解,写出通讯《鱼戏山田》,报道农户稻田养鱼发展副业。接着去路桥小商品市场,住个体旅店,和客商一起睡八毛钱的大通铺,体验了解诸多细微。店主一语戳穿动机:“你这是微服私访。”我干脆直接向他采访,回来写出《商贾的行宫》,展示本地商品经济发展情况。两篇通讯均被评为年度好稿。《商贾的行宫》获浙江省好新闻二等奖,是复刊初期本报记者首个省新闻奖。


与通讯员交朋友


  广大通讯员是编外记者,当年还是报道主力军,获得好新闻的荣誉最初超越记者。报社除了每年召开通讯报道表彰会,又举办培训班引导大家提高新闻写作能力。一年年,一批批,承蒙信任,我一直参与交流。


  我把自己的实践体会讲给大家听。采访时,有的通讯员闻讯赶来参与,日常通过信件交流经验。齐正本和孙小英夫妇特爱新闻写作,编发他们从天台寄来的稿件,没多久就建立热线联系。他们希望见见面,要到车站迎接,让我手揣一份报纸,以便迅速确认。去平桥擦边天台城关,去城关又时间紧、任务急。不过问题不大,当年他们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夫妻双双到报社参加表彰会,还代表通讯员上台发言。没等见面,会场那边就传来消息:“天台的齐正本和孙小英在表扬你呢!”我十分珍惜这份情感。


  电脑进入生活,从邮局寄来的稿件越来越少,但有人坚守“原始状态”。我着重鼓励两位高龄通讯员学电脑, 其中一位积极响应大获成功,还以电脑写成书寄来。书中一再提起我们互动的事,字里行间充满愉悦之情。


  岁月演变,时空切换。本世纪20年代,《台州日报》记者阵容强大,新闻报道主题策划越来越多,视点、周末等版面基本采用记者稿件;文史、文学、读书类版面通讯员稿子稍多。通讯报道表彰会依旧进行,尽管用武之地缩小,通讯员仍然是报社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和重要依靠力量。


结束语

  我在新闻采编岗位上走过25个春秋。有点激动,那就涂鸦几句:


  提笔入考场,人生一路忙。


  北地寒流紧,东隅热风狂。


  过岭又入壑,卷褥复铺床。


  少壮须努力,曙光在前方。


  “北地”是我们上山下乡的大兴安岭,“热风”指太平洋上生成的台风。“入壑”是我从边疆回来最初去深山冷岙。所谓考场,是走进报社大门之前,先参加社会招工考试,通过竞争进入国有单位,然后有了报社一纸调令。我特别想说一句,是报社接纳并培育了我。


  (除标注外,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黄莎莎

审核:王媛媛

监制:包建永

总监制:胡文雄


评论·1
网友_372
来自浙江杭州2022年12月30日
老报人精神永存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20